海角萍踪

首页 > 最新文章 > 海角萍踪

传说与真实的莫里哀(2022.8)

发布日期:2022-09-01

◎沈大力  法国

法国十七世纪的戏剧家莫里哀大名鼎鼎,但对他的生平,人们知之甚少。后世甚至不知道他确切的生辰。到十九世纪,他的洗礼文书被找到,故今人说纪念莫里哀诞生400周年,是按他的洗礼日1622年1月15日算的。广泛流传的「莫里哀鞠躬尽瘁,吐血死在舞台上」与事实不符,他实际上在巴黎黎胥留街40号家中咽气,死于肺炎。人们也不确知他的婚姻状况,跟莫里哀生育了四个儿女的妻子,似乎是他与先前合作创办「光耀剧团」时的情妇玛德莱娜生的亲生女儿。最早的《莫里哀生平》1705年出自逝者之友格里马莱斯特之手,格氏笔下的莫里哀「一生穷困,孤独多病」,「夫妻不睦」,「遭人诽谤」,甚至「最后像一条丧家犬般被埋葬」。

真正的莫里哀生时是一位十足的戏剧明星

其实,真正的莫里哀生时是一位十足的戏剧明星,擅长为自己扬名,积累财富,跻身于上流社会。莫氏之父是为法王路易十三整饬卧室帐幔的男仆,待遇丰厚,还在巴黎中央区开着一个挂毯店。莫里哀自幼生活在富裕的环境里,后来子承父业,进入宫廷服务。由于经常跟随外祖父逛巴黎梨园,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遂放弃法律学业,走上演艺之路,创办起「光耀剧团」,很快在舞台成名。

莫里哀不失为一个廷臣,为了站稳舞台,他对路易十四惟命是从,努力寻求王室庇护。他将自己的剧团更名为「王家剧团」,争取到波旁王朝嫡系孔德亲王家族的支持,在讨好强者的同时,灵巧地维护个人信念。莫里哀曾应邀为亲王家人演出剧作《伪善者达尔杜夫》。1668年又将其三幕散文诗剧《安菲阿拉俄斯》题献给这位贵胄。他在《评说妇人学堂》一剧里明言:「诸君须知,所有戏剧最大的考验是宫廷的评价,必须仔细研究其癖好,此乃成功诀窍」。他并重视巴黎剧院正厅观众的反应,以保证演出的经济来源。喜剧《可笑的女才子》正是这一秘诀的应验。

今岁,莫里哀诞辰400周年之际,法兰西大剧院推出由伊弗·凡奥沃导演的莫里哀三幕喜剧《伪善者达尔杜夫》(Le Tartuffe ou l’Hypocrite)。该剧与通常认定的五幕剧《伪君子达尔杜夫》(Le Tartuffe ou l’Imposteur)不同。它是文论家乔治·弗莱斯蒂埃最近发掘出来的,本是莫里哀的原创剧本。该剧本曾于1664年在凡尔赛的节日里演出,因揭露教会的虚伪,得罪了一帮虔诚教徒,特别是惹怒了王太后安娜。她通过成为巴黎大主教的原太傅施压,《伪善者达尔杜夫》于是在凡尔赛剧目里被《唐·璜》取代。国王颁布禁演赦令,镇压「异端邪道」,莫里哀这个脚本被放弃,甚至没有付梓。到1669年,冉森派与教皇的冲突缓和,莫里哀觉得不至于再冲撞支持教宗的国王,才又重新拾起了「达尔杜夫」主题。

新版《伪君子达尔杜夫》是莫里哀重起炉灶推出的另一种笔墨的五幕喜剧。剧中,主人公奥尔贡躲在桌子下偷听到达尔杜夫诱惑他的妻子,却不觉悟,直到伪君子直言说他是「让人牵着鼻子走」,才清醒过来。这里,作者淡化重幽默的初衷,加强了喜剧的讽喻和教诲性能,开创出「芭蕾喜剧」的形式。1669年2月4日,路易十四对修改本表态,告诉莫里哀:「这就可以了」,软化版翌日获准演出。1669年第一季度,作为帐幔仆从,莫里哀每日早晨到国王卧房里整饬挂毯布置,有机会向国王表达自己的信条:「戏剧的目的,在于通过笑声和娱乐来纠正人的失误」。据此,他在新脚本里顺应时局需求,转变针砭方向,使伪君子的面目发生「畸变」,不再那么伪善,甚至让主人奥尔贡仰慕,让其女儿对他产生一定好感。

2013年夏天,法兰西大剧院应邀访华,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大剧院演出《臆想病夫》。时任法国驻华女大使白林邀请笔者及妻子前往观看。当晚,演出大厅里座无虚席,但观众总体反应相当冷淡,演出开始后不久,观众席上竟传出酣睡呼噜声,散场时几乎悄无声息。细思之,这里边有一个文化差异问题。不久,中方为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举行小型国宴招待时,笔者遇到白林大使。出于谨慎,我没有提起莫里哀《臆想病夫》演出的效应,只转达中国文化部此次接受笔者提醒,官方已纠正了国内一直将La Comédie française翻译成「法兰西喜剧院」的谬误,更正为「法兰西大剧院」。

《臆想病夫》是莫里哀于1673年写的一部三幕剧,正是在其第四场演出时,莫里哀坠入了生死场,从此一病不起,不久离开人世。莫里哀另有多部剧作,如《醉心贵族的小市民》、《愤世者》和《悭吝人》都具有相当的社会深度。《愤世者》描绘法国社会阶层的现实,戏剧冲突鲜明,运用换位思考术,启发观众揽镜自照,产生共鸣。五幕滑稽闹剧《悭吝人》是从古罗马喜剧家普拉图斯处得到的灵感,主人公阿巴贡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个富有的资产者吝啬又专横,竟然痴恋上玛丽娅娜姑娘,一心想娶她为妻。不料,他与儿子克雷昂特成了情敌。一万埃居的珠宝箱失窃,让他失魂落魄,满地打滚……

让观众完全没有时代隔阂感

尚需提及的是,法国文论界对莫里哀的喜剧创作才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自1919年起,著名作家鲁伊斯就声称他只是舞台演员,名下的剧作都是其同代人高乃依所写。鲁伊斯及其拥护者经过多年考察分析,为他们的立论提供了大量似乎确凿的证据。而今,莫里哀已成为法国文化的一尊偶像,有人企图将他推倒,戏剧界是万万不会接受的。早在十八世纪,启蒙哲学家们就将莫氏誉为「经典作家」,鲁索和雨果确认他是「最完美的喜剧作家」「伟大的推理家」。莫里哀跟拉辛和高乃依构成法兰西戏剧界的「三位一体」,而莫里哀尤其体现了高卢民族的「法兰西气质」。现今,法语常被称为「莫里哀的语言」,法兰西大剧院成了「莫里哀之家」。

莫里哀生前不愿去教堂忏悔,故教会不肯提供教区坟地,拒绝为他办宗教圣事。在家属乞求下,莫里哀于1673年2月21日在圣约瑟夫墓地夜间入土,无权举行宗教葬礼,墓碑上仅有姓名,没有铭文。法国大革命后,他的骸骨被迁至拉雪兹神父墓地。但据莫里哀传的作者判断,石棺里放置的未必真是其遗骸。

莫里哀一生总共创作和演出了35部喜剧,皆为法国十七世纪社会的真实写照,超越时代,让观众完全没有时代隔阂感,至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从十七世纪搬上舞台,风靡全球,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