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拓展港人湾区发展机遇 政府需及时对症下药(2022.10)

发布日期:2022-11-07

◎黄元山博士  立法会议员


特区政府连番喊话要「抢」人才,吸引全球顶尖创科人才汇聚香港。诚然,香港要达到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地位,必须吸纳大湾区及世界的高端人才,令香港成为湾区中的人才高地。香港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未能创造足够职位,大湾区更大的市场规模能为青年上游及发展提供机遇;另外,香港在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八大中心之时,人力供应未能赶上发展步伐,需引入人才以满足需求。可见,大湾区人才流通对香港可谓有双重意义。

为研究大湾区人才流动的情况,团结香港基金与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并委托岭南大学,早前共进行了三项研究,分别探讨居于大湾区的港人生活状况、在港内地高学历人士的情况以及香港普遍大众对于外来人才的看法,并集合成《促进湾区人才流通 拓展港人发展机遇》报告于8月发布。以居住大湾区的港人为例,研究团队共走访全部九个城市,得出2499个有效样本,可以说是目前对于大湾区数据搜集最大型及最齐全的报告,为未来大湾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报告显示市民对于引入外来人才持正面态度,受访的本地居民中多达66%同意在全球化环境下引入外来人才属无可避免,并表示外来人才有助发展新兴产业;而在大湾区生活的受访港人中,超过一半对其生活状况感到满意,他们自评移居内地后的社会经济地位亦有所提升,可见大湾区能为港人提供上流的途径。上述反映了香港市民普遍理解湾区人才流通的必要性;不过,调查同时反映无论是内地人才来港,还是港人北上发展都面对不少挑战。

审视入境政策 吸引更多人才来港

为招揽世界各地人才到香港就业,港府先后推出了不同人才入境计划,现时内地人才可通过四项入境计划来港就业,不过立法会的文件反映这些计划的成效未如理想。例如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中负责甄选申请者的入境「输入优秀人才及专才咨询委员会」并非常设机构,只会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因此,审批时间会多于六个月,需时比澳洲和英国的类似计划时间更长。

此外,以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在2018年推出,旨在罗致从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网络安全等13个科技范畴的专才,与本地其他计划及新加坡同类计划相比,尽管审批时间较短,但其对人才、学历、职业限制及附带本地雇员聘请要求带来更多不便,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近三年来,科技人才的入境申请数目仅约250人,少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数目的1%。因此,港府需审视现有人才计划的申请准则、配额、计分方法及审批流程等,以更有效地吸纳高端人才来港。

改善生活配套 吸纳内地顶尖人才

吸引人才的下一步是留住人才。上述提及的调查发现,约60%持工作签证来港的内地高学历人才倾向不打算长期(超过五年)留港发展,当中超过六成指出居住环境不佳是离港的主因。放眼内地,深圳和杭州等均已落实针对人才的住房优惠政策。以深圳的「孔雀计划」为例,该计划为全球高学历人才提供房屋租金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便利,令专才更放心在深圳发展。反观香港,现时只有科学园的「创新斗室」人才公寓项目为外来人才提供住房福利一个,但其500个宿舍仅供予园区内或潜在的合作企业使用。港府可考虑扩大人才公寓的服务范围,以低于市价的租金租予重点产业的专才,以改善其居住环境。

除了房屋政策,人才在小区的融入度及归属感亦影响他们长远留港发展的意愿。但是,在港工作的受访内地人士中,有61%几乎没有或只是偶尔会与居住小区的本地人交往,由此可见,他们的社会融入度普遍较低。港府有空间为新来港人才组织更多文化课程及活动,协助他们融入本地小区。

优化湾区生活支持 提升生活保障及信心

人才流通并不是一个单向的概念,香港除了要吸纳顶尖人才支持本地产业,亦要支持及便利港人到大湾区发展,协助他们拓展多元出路。基金会的调查显示,在选择定居城市时,高达85%受访者表示卫生医疗是选择定居城市时的重要因素,然而却有67%的受访者对内地医疗服务评价为「不满意」或「一般」。为提升针对港人的医疗服务水平,港府近年推动多项跨境医疗融合项目,如资助港人到港大深圳医院覆诊,「港澳药械通」则容许大湾区内指定的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医疗仪器。上述因素已构成未来深化合作的基础,香港未来可通过「医健通」实现病历跨境互通、扩大「港澳药械通」互通范围等措施,让香港的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整个大湾区。

此外,虽然中央政府已推出约40项针对港人就学、就业、创业的便民政策;然而报告中显示约半数受访者仍对这些政策不甚了解。港府可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各团体丰富的地区经验,为更多内地港人提供适切支持。港府同时可加强与内地港人团体的沟通,了解内地港人的政策需要和生活疑难,增强他们在大湾区发展的信心。

提升竞争力 开拓多元发展

调查亦发现在内地发展的港人中,过往已有内地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其自评社会经济地位更高,这深刻反映出对内地市场及文化认识较深的人才在当地发展有相当优势。就此,港府应深化与内地的交流活动,涵盖各类的实习、就业创业计划以及交流团。持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合作,透过及早、具深度的专题导向式活动为参加者累积生活与工作经验。与此同时,鉴于大湾区仍缺乏统一的学术及专业资历架构,各行各业的「打工仔」仍难以凭自身资历到大湾区发展。港府应继续推动两地合作,积极研究两地资历框架对接,设立机制系统化资历认可。

要充分释放大湾区发展对香港之利,人才流通是重中之重。港府需进一步在各项政策上给予支持,提升香港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为港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