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往事与追忆(2023.1)

发布日期:2023-02-06

郭一鸣

11月30日下午新华社发布消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逝世,享年96岁。网上涌现大量讨论和评论,很多人自发悼念表达敬意,香港人对这位亲自从英国人手上收回香港、为香港奠定「一国两制」方针的前国家领导人非常熟悉和尊敬。江泽民生前四度来港,维港两岸不少地方留下江主席的足迹,不少香港市民犹记得他的音容笑貌。

维港两岸不少地方留下江主席的足迹

九七年七一回归前夕,笔者彻夜守在编辑部,与在会展新闻中心以及其他各处采访的同事保持密切联络,同时盯紧电视直播,在湾仔会展中心新翼,中英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交接仪式,踏入七月一日凌晨,英国国旗除除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声中冉冉升起,江泽民主席站在主席台中央,亲自见证中国收回香港的这一历史时刻,这一幕历史性镜头,载入史册,永远留在每一个香港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25年后回想这一幕,依然历历在目。江主席在之后进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典礼上发表演讲,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香港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笔者手上有一本内地出版的美国银行家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所著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The Man changed China: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这本书的英文版得到很多名人推荐,但笔者发现,该书第18章(1997年1月-9月「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呢?」)对传主出席九七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事件,竟未有任何着墨,只是提供了三幅相关的照片,包括江泽民在回归前一天抵达香港、回归盛典现场和在中英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与查尔斯王子握手,这显然不是作者的疏漏,而

是内容取舍标准有问题。不过,作者在该书第21章(1998年7月-12月「我,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中,讲述了江泽民第二次到香港的活动。

翌年七一,江主席携同夫人再度来港,出席回归一周年庆典活动,并且主持香港新机场投入使用仪式,当天香港各大媒体的代表获邀参加新机场启用仪式,这也是笔者唯一一次近距离见到江主席,所谓近距离,其实只是在机场客运大楼远远望见特首董建华陪同江主席和其他主礼嘉宾,为这个耗资七百亿的赤鱲角新机场揭开牌匾,当日典礼活动还有醒狮表演和歌手演唱等,仪式结束之后,江主席和夫人等一行在新机场乘坐专机离开香港。笔者至今仍保留当年出席仪式获赠的纪念品。

江主席坚定支持香港「一国两制」

2001年江主席第三次来港,出席「财富论坛」,翌年第四度来港,主持第二届特区政府管治班子就职典礼及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江主席在香港会见各界人士,喜欢用广东话「你哋好啊」与市民和媒体打招呼,显得风趣亲民。一些与江主席近距离接触的香港记者,对他的鲜明个性留下深刻印象。江主席坚定支持香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全力支持香港抗击金融大鳄,亲笔写下「香港明天会更好」鼓舞香港市民。退休之后,江泽民依然备受国际媒体高度关注,香港的电视台曾经发生误报这位前领导人去世事件,这一切都已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称江泽民是一位「被低估了的领导人」,其实,这可能是他的错觉而已。库恩写《江泽民传》冠以「他改变了中国」的书名,这个评价绝对不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江泽民是「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本传记的推荐者之一,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Maurice Raymond Greenberg)说,「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是在江泽民时代经济上有了空前的发展。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中国跃升为世界经济大国。在他当政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中美关系尽管起步艰难,但在江泽民任国家主席期间得到空前加强」。

谨以此短文,悼念这位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港澳「一国两制」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领导人。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