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来风

首页 > 最新文章 > 八闽来风

【安溪寻根】高山好茶出安溪艳羡梅占百花魁(2023.1)

发布日期:2023-02-06

◎秦岛

日前,我应邀参加香港齐心基金会十周年庆典后,特地去金钟拜访安溪旅港乡贤林劲学长,甫落座就见他拿出一个礼袋,说是几种乡茶,让我品赏,有铁观音,梅占,本山,奇兰等。他客气地说,安溪奇兰没有你老家平和白芽奇兰好,做得像红茶了。我说平和也有梅占,茶农也做过红茶奇兰,有一天我还开玩笑取名「平和红」,但始终成不了气候,梅占更比不上安溪了。墙内开花墙外香,作为发源地,安溪梅占那种原乡的味道,仍是独一无二,是别的茶区无法复制的。

我年少在老家种过白芽奇兰、本山、黄金桂、梅占、毛蟹,但没有安溪六大名茶中的铁观音和大叶乌龙。听林劲说,这几年,安溪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茶叶品种多样性和产品多元化的重大意义,着手挖掘、保护和利用铁观音之外的优良品种,开发出质量卓越、别具特色的传统梅占乌龙等品牌茶。产于梅占茶发源地、海拔1400米的芦田三洋银瓶山生态茶园。

其中茶树树龄60年以上的老枞梅占红茶,获得2015年两岸茶王擂台赛茶王。生态的优越、品种的独特、工艺的创新,造就质量高端的创新梅占,兼具祁红的高香,滇红的醇厚,金骏眉的清甜。也陆续推出以梅占为原材料制作的「百花魁」乌龙茶、「红梅占」红茶、「梅园雪」白茶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赞誉与欢迎。

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芦田茶商林鹤年曾经把梅占等安溪茶叶带往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他在茶诗《田家述》写道:「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诗中的「梅」,指的就是发源于安溪芦田三洋的茶树良种「梅占」。种好梅占、做好梅占、喝好梅占,何尝不是许多茶客的愿望与追求?

安溪有六十多个中国优良茶树品种,种类全国最齐。梅占是其中一种茶树的名称,又名大叶梅占,高脚乌龙,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分枝密度中等。梅占植株较高大,树姿直立,主干较明显,老枞梅占高者可达1.6米,冠1.1米,分枝颇盛,只略低于水仙,叶厚,叶长成椭圆形,色呈浓绿,深于肉桂,清于铁观音。

历经风雨沧桑的老枞梅占,除了那不变的奇香茶韵,另有一股岁月沉淀的厚重与悠远。

林劲是铁观音发祥地西坪人,可谓安溪通,也是地道茶家。这几年常送我好茶,一起聊安溪茶乡茶人茶事,十分投缘。

梅占的发源地是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银瓶山,毗连铁观音原产地西坪镇,已有200多年梅占茶栽培史,当地亦产铁观音。梅占茶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茶区,台湾亦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省区有引种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有的已成为当地的当家良种之一。在广东大埔县叫恩仔岽的地方,有句流传的俚语:一杯茶落肚,路过五里喉还润。

银瓶山云雾缭绕,泉水淙淙,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名茶生长的好地方。梅占雅名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道光元年(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叫何名?王氏不知道,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灵机一动巧取「梅占」为其茶名。

另一种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尽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赞赏,但叫不出茶名来。村里有个举人根据该茶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此后三村五里广植扩种,就逐渐驰名各地。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梅占叫起来挺好听,诗一般的名字,金玉琼浆般的内在,之前我还没专门写过它。今午天冷不敢外出,就当坐家吧,喝着林劲学长送的梅占,品味「梅占花魁」的安溪韵。

据知早在2003年,梅占茶主要分布于龙涓、芦田、西坪、虎邱等乡镇,尤以芦田三洋村的梅占独具风味,深受广东等地消费者的嗜好。现全县梅占茶园面积1.5万亩,产量约1600吨。梅占植株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结实少。育芽能力强,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应制各种茶类。

由于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质量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制红茶亦为闽东白琳工夫的高级原料。制成烘青绿茶白毛猴,品质亦佳。制成的红、绿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滋味醇厚。

梅占乌龙干茶乌褐中带绿,有光泽,有不太明显的霜,条索紧结弯曲,还带有一丝淡淡的火香味。汤色淡黄至金黄,清澈明亮;头泡还带有淡淡的火香,二泡之后火香消失,花香尽显,而且香气持久,非常特别;内质感很好;茶汤顺滑,厚且细腻;回甘快而持久;但此茶不算很耐泡,但各泡之间茶汤的内溶物相差不大,六泡之后开始减弱。叶底绿润;叶边缘红边显,均匀明净;边缘破碎少;叶片肥厚;弹性极佳;香气清爽而正。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