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香港如何在「人才战」中突围而出(2023.5)

发布日期:2023-06-12

◎文轩

这场「人才战」对香港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如能突围而出,不仅可以突破特区政府施政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桎梏,还能趁此机会全面调整人才布局,进行大刀阔斧的产业改革,直面过去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种种弊端。

近年国际社会对不同的高质素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如渴,尤其是三年疫情后,百业待兴,内地和香港都将重心重归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大张旗鼓地提出「抢企业、抢人才」。然而,「抢人才」的并非香港一个,香港较之于国外和内地有哪些优势,如何才能够在「人才战」中突围而出?

李家超去年公布施政报告时,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政策,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过去一年年薪达250万元,或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具相关经验的人士,可获发两年通行证来港发展;成立专责平台「人才服务窗口」,统筹招揽内地及海外人才策略工作,每年吸纳至少3.5万名人才;另投放300亿元设「共同投资基金」,吸引重点企业来港发展。

十个月以来,特区政府坐言起行,积极透过不同渠道,例如政策、网络、公开活动等争夺全球各色人才,成效有目共睹。不过,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抢人才」,特区政府的人才政策虽较以往已迈出一大步,但要在强国环伺的「人才战」中突围而出,仍然道阻且长。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招揽人才须有重点,有部署,既要满足短期空缺,也要考虑长远需求,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特区政府首先要考虑的是,香港最需要哪些人才。

国家对香港的定位非常清晰,在「十四五」规划中就明确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要符合国家对香港的定位,相应的人才必不可少,现阶段特区政府制定的13类人才清单正是粗略地以此为导向。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八大中心」当中一半是固有优势,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只要维持现有地位即可达标;剩下的另一半才是国家对香港的期许和要求,这部分便须花费大力气去经营。其中期望值最高切最为迫切的,是将香港打造成国际创科中心。

不难看出,国家对香港发展创科的期盼由来已久,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支持港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到「十三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再到如今「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一态度一以贯之。事实上,发展创科早已是全球的大势所趋,一个AI工具ChatGPT就已掀起滔天巨浪,被形容为「颠覆性变革」,影响诸多行业,未来的世界竞争当中,创科必是第一要素。所以,将香港打造成国际创科中心不仅是国家对香港的倚重,也事关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不可谓不重要。但特区政府在人才清单当中,并未凸显对创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及科技专家」与其他12类人才杂乱地混在一块,而其他人才政策也未对创科人才有足够的重视。

其实,外国制定人才清单就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例如新加坡早前新修正外籍人士工作签证申请规定,在「紧缺职业清单」中列入27项职业,包括AI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以及研发素食肉类等替代食品的科学家等,体现新加坡致力吸引AI等新兴科技人才进驻,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香港在制定人才政策之时,无论从相关要求还是具体待遇,都应较其他类别的人才有更清晰的说明,更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并定期动态调整,从而准确吸引人才。

抢人才,更要留人才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曾指出,吸引人才有两大因素,一是物以类聚,人以人聚;二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创新的文化。如果本地人才流失,也会影响外来人才会否选择在此地发展。

近月科技园的人才及人力资源总监王秀丽坦言,创科公司人才流失严峻,近来员工获聘及离职的比例竟高达「1比1」,创科团队整体人数零增长。事实证明,比吸引不到人才更可怕的,是留不住人才,毕竟吸引力不足可能是宣传、推广不足,但来了却留不住,那就是从根本上出现了问题。

过去已有不少对于香港创科难有寸进原因的分析,总结下来无非两个因素。一是特区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不足。据立法会数据显示,2020年香港于研发活动总开支仅占GDP的0.99%,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当中排倒数第二,仅领先澳门,毗邻香港的深圳一骑绝尘,高达5.46%,比率上超过德国(3.1%)、日本(3.6%)和韩国(4.6%)。香港这不到GDP1%的投入,还是增长后的结果,过去十多年一直徘徊在0.7%左右。

二是香港的科技创新脱离产业发展核心。创科发展离不开官、产、学、研的合作,香港的高等学府每年在智能控制、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却由于缺乏产业的依托,很难进行市场转化。众所周知,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工商专业是「四大支柱产业」,稳踞本港GDP近六成,六项优势产业(文创、医疗、教育、创科、检测及认证、环保)的占比却不足一成,这一比例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在创科方面,没有产业发展的需求,就没有将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动力,直接导致有志投身创科的人才到别处另谋出路。例如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正是由于缺少特区政府及风险资金的支持,最终选择在深圳创业,成就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无人机企业。

要留住人才,除了要有完善的就业环境,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保障人才的生活居住水平。根据202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香港的生活成本排名全球第三高,仅次于新加坡和巴黎。其中,香港的房价和租金是最大的开支之一,根据202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报告,香港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呎1.8万元。同时,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完善,例如医疗保险、退休金等方面的政策还有待完善,这些都会影响人才来港发展的意愿。如能推出实际减低租住成本措施,例如提供实报实销的「住宅租金税项扣除」,又或是有条件地豁免买家印花税,都有利于增加人才对香港的归属感,在香港落叶生根。

人才既要抢,也要培养

香港高端人才的缺口,长远而言,不能单靠外来输入,更重要的是要靠本地培养。然而,所谓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综合的STEM,向来都不是香港学生的热门之选,每年香港DSE考试的满分状元报读医科已成惯例。2022年8名DSE状元,当中6人首选读医,另外两人一个选人类社会和政治学,一个选计量金融;2021年,7名DSE状元中,5人读医,另两人分别选择计量金融和法律。2020年7名状元中,3人首选医科,当年还因为四位获港大录取的状元中有一人报读工科而被媒体关注报道;2019年12名状元,10人计划读医;2018年9位状元有4位计划申请医科;2017年6名状元全部读医;2016年4名状元3人读医……

如此惊人的数据足以说明香港的教育失衡。事实上,在香港做医生收入非常可观,公立医院医生月薪达7万港币以上;高级医生月薪达11万至13万港币,首席医生月薪15万至16万港币,而做到顾问医生,每月收入最高可达25万港币。私人执业的医生收入更是夸张,若是知名度较高的,月薪百万都是寻常事。

相比之下,香港的科研工作者不仅月入中位数相对高专业人士不高,而且本地业界规模小,横向流动空间窄,工作时间长,令人难以负荷。以2022年香港科技园推出的「明日创科领袖培训计划」为例,该计划为年轻创科人才设立科研工作岗位,以「具吸引力的月薪」为噱头,月薪范围也仅为2.5至4.5万元,较之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其收入并不具竞争力。难怪团结香港基金早于2015年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业概况研究报告》就指出,「香港STEM毕业生的工作前景并不如商业、金融有吸引力,更不能与医科及法律系大学毕业生相提并论,因此形成了一个科研和工程人员供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但讽刺的是,尽管香港最拔尖的学子都对学医趋之若鹜,但香港的医生数量却长期不足,尤其是这几年面对新冠疫情时,更是捉襟见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香港的人才调配失度。

三管齐下破困局

这场「人才战」对香港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如能突围而出,不仅可以突破特区政府施政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桎梏,还能趁此机会全面调整人才布局,进行大刀阔斧的产业改革,直面过去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种种弊端。如今香港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起点上,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机遇,如果能制定清晰明确的人才政策,做好相关配套,同时调整教育体系,三管齐下,真正做到既能吸引人才,还能留住人才,更能培养人才,全方位地填补香港的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