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广交会:百卅大展「美人」迟暮?(2023.6)

发布日期:2023-08-10

◎米图

历经一百三十多届的广交会,在十年前就开始展露出些许疲态,带有政府色彩的大辗转起身来,比较沉重。后疫情时代,能否克服岁月的「积习」,再焕青春,是这个百卅大展面临的时代大考。

此次广交会,在表面热闹繁盛的背后,是成交额的低位徘徊和欧美等传统外贸大客户的流失。正如广交会「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印证,美国制造业回流,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广交会的数据上,显现出来。

疫后的全面线下展 规模够大

作为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一届广交会,第133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总展览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近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在线参展企业达到3.9万家。

成交额方面,本届广交会承续了疫情前近十年的缓慢下滑。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常态化运营在线平台,4月15日至5月4日,在线出口成交34.2亿美元,成交好于预期。广交会官方表态说,这一数据体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但这一数据相比2011年成交额近750亿美元的广交会最高峰,处于腰斩有过的位置,也略逊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举行的春季广交会,当期累计出口成交297.3亿美元。

其他细项方面,据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干介绍,这次国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是12.9万人,一共收获了32万个订单,平均每个采购商下单2.5个,这个数据对主办者来讲也是好于预期。「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些新兴市场的订单增长得最快,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客户个人下单最多,欧盟的采购商平均每个人下单6.9个,美国的采购商平均每人下单5.8个。据他分析,由此就能看出,国际市场有回暖的迹象,给了中国企业很大鼓励,也增加了底气。另一利好是,这一次广交会采购商有50%都是新采购商,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空间。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近来,外贸领域有个非常热门的词儿——「新三样」,也就是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这三类出口产品。而与其相对的,是家具、家电、服装为主的传统外贸「老三样」。今年一季度,「新三样」增速领跑中国外贸出口,合计同比增长60%以上。「新三样」到底有多火,广交会上就有答案。

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市场新需求,本届广交会专门增加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生活等新的题材,新的题材备受关注,也助力着外贸「新三样」走向海外。在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展区,就吸引了众多采购商驻足。

在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展位,无人驾驶小巴产品引人关注。该小巴最高时速达40公里、一次充电可续航近200公里,能够满足城市道路出行、公交线路接驳、旅游景区等方面的使用需要。

在「新三样」异军突起的同时,「老三样」企业稳扎稳打,力求突破。不仅主动提升产品质量,还优化营销网络,推动转型升级。

例如,服装产业以新工艺筑造新质量。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在本届广交会主要推出时尚女装、牛仔服装、瑜伽服等全新系列产品。并推出结合数字化设计的「智能工匠」主题系列产品。家电产业,则从以往的「产品出海」到如今的「品牌出海」。当前,中国家电行业正步入海外本土化和运营的新阶段。家具产业,则在不断求新求变,从产品功能、产品材质及产品使用场景等多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新三样」的蓬勃发展,到「老三样」传统外贸产品的创新升级,广交会活力的背后是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展示。

广交会略显疲态 有式微的趋势

在第133届广交会规模创新高的同时,广交会的成交额,以及占中国外贸的份额,都有逐渐式微的趋势。有业内人士指,百卅广交会,老态尽显。

广交会作为新中国对外开启的一扇大门,它的创办对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但近几年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力正在逐年下降。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贸交流管道的增加,广交会不再是中国企业与外商沟通的唯一管道。统计数据表明,广交会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广交会年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比重最早由1957年的5.4%逐步上升,最高达到1970年的40.35%;而后却开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到2003年,广交会年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已经锐减为5.68%;至2012年,成交额占比仅达0.53%,连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都不到。这客观反映出广交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变化。

在管理运营方面,由于倾向政府运营管理,有偏离市场化的方面,也让广交会暴露出短板和不足。

广交会的琶洲会展中心是政府出资的「象征性」建筑,沉淀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所以政府遵循「以馆养馆」的原则,掌握着广交会会展中心的运营。广交会的运营管理带有较为强烈的行政干预色彩,政府机构既是会展主控者,又是管理单位,甚至直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由于政府在广交会中掌控大权,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向政府实施寻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加之广交会都是以成交额等数字为证,政府也会为了保持相对漂亮的数字和「中国第一展」的美名而对广交会的运营过度干涉,致使假、大、空等现象频发。

业内人士指,政府过度参与广交会的运营管理使得广交会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广交会运营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小,广交会运营管理过度依赖政府偏离市场化,将可能降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广交会自身的发展。

在展会服务方面,服务意识较薄弱。遵循国际惯例,现已经有一些国内会展不再公布成交项目数量和成交额,终结了传统意义上「数字为证的大结局」,高水平展会的魅力在于参展企业的实力以及专业化的会展服务。

但是,在广交会现场常常可以看到参展商和国外采购商有关展会服务的诸多抱怨:参展商申请展位和办理入场资格等手续繁多、耗时过长且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过低且缺乏有效的评估回馈机制;在会展期间主办城市广州对会展有关的配套服务不完善,规划和实施过于粗糙;展会现场供参展商休息的配套设施比较缺乏等等。广交会的组织方在服务响应速度方面有待改进,在面对参展商和国外客商的某些需要通力协作解决的问题时展会组织方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推诿和踢皮球等现象。

曾有前往广交会琶洲展馆洽谈的国外采购商在展会现场丢失内装护照和大量外币的随身行李,该采购商在向大会保卫部门求助后得到的答复只是该案已登记,并要该客商回去静候;最终该客户通过自己的管道在花费部分金钱后拿到自己的行李包,但是客户对广交会主办方的安保服务和沟通协调能力非常不满意,并对此大肆宣扬。仅此案例就可以从侧面折射出广交会组织方在安保、现场服务和工作协调等各环节都还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和提升空间。

分析人士指,近年来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海南举办的「消博会」等对广交会造成一定的分流。疫情前,有大量参展商甚至放弃了国内参展机会前往阿联酋迪拜、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以及巴西圣保罗等城市参加展会,这都客观反映了该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广交会亟需寻求自身的转型和发展之路,否则前景堪忧。

积极应对时代变化 广交会未来仍可期

对于广交会的成交额下降,分析人士指,原因有三。

首先是价格透明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互联网了解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原本不透明的价格和质量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物更快捷地了解产品信息,这也使得广交会的吸引力减弱了。

其次是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消除。然而,最近几年来,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又开始抬头,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这使得广交会的参与者数量减少了,也影响了成交效果。

再次是消费升级。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只关注价格,他们更加注重质量和服务。这意味着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需要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广交会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广交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分析人士指,对症下药,积极应对时代变化,广交会依然可以未来更好。

首先要创新思维,引入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可以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广交会中,让展商和采购商更加方便地交流和合作。令人欣慰的是,疫情三年,在线广交会的举办,让主办方练兵并积累了丰富的网上展会经验。

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广交会应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联系,扩大参展商和采购商的范围。同时,广交会也应该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分析人士指,广交会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有创新思维、提高质量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广交会仍然有望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在当下部分欧美西方国家大搞新冷战和贸易战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温广交会的创设初衷和历史来路,进一步强化和光大广交会除经贸交流功能外的文化交流功能。

期待广交会主办方,在商贸和文化上双向着力,让广交会焕发出全新活力。

经历了三年疫情封锁,第133届广交会终于能够现场举行并平稳落幕。久未谋面的买家卖家难抑兴奋之情,熙熙攘攘奔赴广州参加春交会,使三年来首场线下展会规模、参展企业、外商人数创历史新高。中国外贸「新三样」崭露头角,成交不凡。但举办过一百三十多届的广交会逐渐式微,略显疲态,也是不争的事实。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