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政府施政要看到成绩也要正视问题(2023.9)

发布日期:2023-10-03

◎成一

时间过得很快,特首李家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又将于10月份发表了。这之前的一、两个月,循惯例,特首正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和建议。

总结过去的工作,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积累经验、提升信心、激励士气;同时又查找不足,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提升工作的正能量,规划好未来的工作蓝图。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正路的做法。

没有反中乱港分子横行于街头,也没有立法会的拉布搅局。李家超政府新团队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抓住香港实施国安法之后的所产生的良好政治环境和机遇,带领广大市民迅速走出疫情,使香港社会全面恢复正常状态,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政府各项工作快速到位,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得到了香港各界的普遍好评。

得到公认的四大亮眼成绩

一、特首大力推介香港成效斐然。李家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紧迫感最强、工作最勤力、出访最多的特首。

今年2月4日,兔年元宵节的前一天,香港尚未走出疫情,李家超便迫不及待地率领香港政商代表团访问中东。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马不停蹄走访了「两国三城」——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和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以及世界名城迪拜。

李家超中东之行,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商业层面都收获良多,所取得的成果涵盖金融、创新科技、商贸、建筑、交通和能源等范畴。

李家超同时向中东推介香港特区在「一带一路」的优势和角色,并以此为契机,与中东国家建立长远的合作。他定义此行为「友谊之旅」、「开拓商机之旅」。

此后,李家超又率领政府官员和立法会议员组成的百人代表团出访大湾区的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四城市,接着,再出访中国西南的贵州、重庆等城市,相互沟通,加强交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再之后,又出访东盟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推广香港的优势,并利用这个机会,争取得到东盟国家的支持,让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李家超的每一次出访,都是目的明确、行程紧奏、工作扎实,都带来了良好的成效和大量的收获。

二、香港旅游业全力催谷快速复苏。2023年1月8日,特区政府基于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正确把握、对香港疫情整体情况的正确分析以及对防疫屏障的正确判断,顺应民意,以「可控」和「不走回头路」的精神,在疫情仍未结束的情况之下,果断向中央争取,并与广东省有效沟通,开始恢复两地民众的通关往来,有条理、分步骤地放宽疫情防控措施,使香港社会各方面回复正常秩序。

紧接着,特区政府全球推广香港旅游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旅发局「你好,香港!」全球宣传片,邀请李家超、商界领袖以及艺人郭富城、陈慧琳、郑秀文拍摄,该宣传片于全球超过3000个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播放,覆盖面达两亿人次以上。

三家香港本地航空公司的海外办事处,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大抽奖、买一送一、游戏奖品等方式送出50万张机票,为期六个月。同时,政府也派出100万份「旅客消费优惠券」,每份价值至少港币100元。

香港闻名世界的国际马拉松赛,相隔一年之后,成功恢复举办,共有近四万人参加,其中不乏大批外国好手。周杰伦、五月天等明星演唱会一个接一个举行,引起轰动效应;为时一个月的乐聚维港嘉年华亦与盛夏登陆湾仔维多利亚港海滨,连串精彩节目包括活力四射的维港水上音乐会、汇聚不同地方特色的多元街头表演、充满动感的极限运动表演以及「幻彩咏香江」水上烟火等,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香港今年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将达250多个。

据统计,今年7月访港的游客已达到359万人次,比6月增加31%。有专家预计,以后访港旅客更会逐月增多。

三、纾缓民困 解决草根公屋难题。李家超对纾缓民困,解决草根公屋难题指向非常明确:一是大幅收回私人土地用作发展 。二是提出未来五年公营房屋供应计划和公屋提前上楼计划。要求来五年公营房屋的建屋量达到158000个单位,较上一个五年期的105000个单位,提高50%。另外,五年内兴建「简约公屋」30000个单位,让轮候公屋申请者提早上楼,并继续保留轮候传统公屋的位置。

难题之所以称之为难题,肯定是情况特别复杂,解决起来极之不易,哪怕是特首出手,难度也不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件事尤其值得点赞:一是特区政府收回粉岭高球场部分用地,用于兴建公屋。哪怕既得利益团体动员各种力量,使尽各种手段,甚至提出「司法复核」。政府仍然坚定不移,如期收地;二是「简约公屋」的兴建。反对和质疑的声浪也很高,但政府仍然在取舍之间,痛下决心,安排五年兴建3万套,以最快的方式,让有需要的草根阶层得以入住公屋。

四、吸引人才抢占科技制高点。香港产业单一,经济结构失衡,严重依赖服务业。旧的支柱产业,如贸易及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所占比重持续下滑,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创新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及环保产业所占份额不足1%。

近些年,无论是中央,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规划,都对香港成为「创科中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特首李家超也明确表示:科技创新是激活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

香港吸引人才主要有两大政策:一是通过全新的「高才通计划」,吸引全球人才来香港发展;二是将人才清单涵盖的专业由原来的13项增加至51项,并实时应用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早些时间表示,香港现已投入60亿元发展生命科技,预留30亿元加强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杰出科学人计划」推出至今,已吸引80名科研学者来港。

今年头五个月,香港已录的全球各类人才申请8万多份,当中4.9万人获批。按此趋势,完全有可能超过未来3年平均每年输入3.5万人才的目标。财政司长陈茂波最近透露,已有25家科技企业正落户香港,首阶段投资170亿,可创造4000个科研或高官职位。

值得政府关注的三个问题

一、公务员如何发挥主管能动性的问题。近期,香港传媒不断披露一些不良影响的社会现象:

香港一些老城区楼宇年久失修,外墙脱落情况严重,对路人造成很大的威胁。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发现,原来全香港数千栋老旧楼宇根本就没验过楼,无人监管、无人维修。

再有,香港的出租车也是问题多多。管理体制落后,大量的司机年迈体弱,出事几率倍增。有媒体指出,香港可能是全世界拥有70岁以上的士司机最多的城市。更令香港形象受损的是,的士司机高价劏客、拒载的情况还不断出现。

另外,香港路政工程问题也是积弊已久。但凡城市之中,只要有道路开挖或是其他建行人天桥之类的工程,必然是围封阻路相当长一段时间,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数月经年,甚至有建一个行人天桥长达15年的纪录。

凡此种种,表面看,问题出在民间,实际上是政府工作的缺位、不到位。公务员队伍长期奉行所谓「积极不干预」政策,「不做不错」几乎成了普遍心态。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思维方式。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是高学位的精英,但在实际处理问题的工作中,「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思维方式,繁文缛节程序多多,反而会对广大市民造成困扰。

比如「三隧分流」的问题。政府今年收回西隧,运输署对东隧、红隧和西隧的分流花了很多心思,作出了细致而又复杂的安排:东隧、红隧加价,西隧减价,收费情况视繁忙时段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但是,又是价格不同,又是时段不同,搞得市民一头雾水,运输署罗署长不得不经常在电视露面,作解释工作。

其实,只要摆正政府在「三隧分流」中的位置,是为了赚钱?为了控制过海车流?还是为了便民?若是为了便民,只需要「三隧同价,就近过海」就行了,何必搞得这般繁杂?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特区政府最近宣布,为简化香港与内地人员过关程序,规划重建沙头角口岸以及未来在建设新口岸时,推行便民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全新通关模式。

仔细一看,这个新便民措施却并不值得期待,因为没有涵盖现有的罗湖、落马洲、皇岗及深圳湾等承载两地最大人流量的口岸,实际上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有论者提出了「两地一检」的另一种构想:所有从香港进入内地的旅客,香港海关取消所有的查验环节,撤除自助通道和柜台,不再安排任何海关及其他相关人员,大家只需要经过内地海关进行证件查验和安全检查即可放行。反之亦然。若采用此方案,两地人员往来的通关速度至少可提升一倍,时间节约一半。而且,现有海关不需要进行改造,海关及其他相关人员和相关设施,亦可节约一半。

两个方案优劣对比,结论一目了然。关键是后者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融合,着眼与香港的长远发展。同时,还需要得到中央的支持。

期待特首李家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更加锐意改革、更加务实进取,率领政府各部门和公务员队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积弊,画出香港更加美好的蓝图。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