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封面特稿

2023年施政报告前瞻(2023.10)

发布日期:2023-11-03

◎柳苏

2023年施政报告,预料会全面落实丁薛祥代表中央提出的「四点希望」,为市民提供适当住所是重中之重,会重新启动香港「夜经济」,会进一步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建设,会加强与东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特首李家超10月25日发表第二份施政报告。他表示过去一年与其团队和市民一起走出疫情,并一直细心聆听市民的声音,以具体措施提升治理水平和增强发展动能,纾解民困和凝聚社会力量,共建香港。在未来的日子,李家超和团队会继续务实工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为香港谋取更大的发展机遇,让市民得到更幸福的生活。

一、特区政府正全力拼经济、拼发展、拼竞争力

《施政报告》公众咨询已于7月底展开,政府举办超过30场咨询会,听取立法会议员、不同界别代表和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特首李家超8月出席两场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听取地区人士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说,感谢市民建言献策。市民关注的议题,是政府订立施政方向和优次的重要参考。李家超表示,会和管治团队走进小区探访市民和各界代表,吸纳意见。他和团队会细心聆听,继续为民生、拼经济、做实事,以行动争取信任,以结果拉近距离,以成绩凝聚互信,共建更美好家园。

9月15日,李家超出席民间团体「香江智汇」成立十周年庆典时指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新阶段,特区政府正全力拼经济、拼发展、拼竞争力,为香港发展注入动能。

本港各政党和社团连日来纷纷递交施政报告建议书,建言献策。在不同的社会问题中,土地房屋问题一直是根深蒂固的「老大难」,公屋轮候时间逐渐增长,房屋供应量远低于需求量,成为社会一大痛点。

现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努力解决不同民生问题,制定适切的政策措施,例如成立专门小组跟进房屋、土地、贫困、卫生环境等重点议题,这些工作都具有针对性,并取得了不俗的实际成果。

二、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全面落实「四点希望」

一连两日的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3日早上在香港会展开幕,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发表重要讲话,对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提出「四点希望」:希望香港深化区域合作,拓展经贸网络,与世界各地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完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更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多样化融资需求;聚焦专业服务,发挥人才优势,促进提升「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软联通」水平;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夯实共建「一带一路」民意基础。丁薛祥接管港澳事务后,首度对香港公开讲话。这是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中央对于香港保持并发挥独特地位和优势的又一个新期待、新要求。

李家超说,「四点希望」中,有短中长的措施,处理不同问题。长期方面,例如土地房屋,五年也不能完全解决,毕竟土地房屋所累积的问题多,每年有新问题出现,有瓶颈要解决。除了短期性目标,李家超谈及,施政报告中制定了不同发展蓝图,例如青年发展、基层医疗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和稍后将会公布的文化发展蓝图,这些是属于长远目标。

「一带一路」蕴含巨大发展机遇,香港绝不可错过。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全面落实「四点希望」,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拓展经贸网络,强化金融、专业服务,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发挥香港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再建新功,为香港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三、为市民提供适当住所是施政报告重中之重

李家超落区后在社交平台发文,介绍自己与劏房户孩童交流的感受,指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兴建「简约公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并设立「在未来5年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的目标,增加基层「劏房」户上楼的机会,希望在房屋问题的解决上做到「加快、加深、做广」,确保市民「有瓦遮头」。

香港土地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的约有270平方公里,房屋用地只占不足7%。公屋申请者越来越多,轮候时间越来越长,不少分析都指出,香港并非「缺地」,但为何市民仍然要「望楼兴叹」?本港土地房屋正在面对两大问题,第一,本港土地开发自2003年后出现「造地断层」现象,政府土地储备耗尽,几乎十年没有造地,令土地供应大大不足;第二,建设过程缓慢,生地变熟地再变住宅,效率低、耗时长以致供应跟不上需求。要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增加土地房屋供应。香港不是没有土地,要善用土地资源。

李家超表示,土地房屋永远是政府重视的问题,并会长期重点处理,当局已经觅得未来10年,可提供3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土地,但供应集中在后5年,政府期望减少市民轮候时间,会提供共5万间简约公屋和过渡房屋,让居住环境不理想的住户尽快迁离,并研究长远解决劏房问题。

李家超说,他在上一份《施政报告》已充分重视土地房屋范畴,当局会巩固及落实有关政策。他强调虽然觅得足够土地,在10年间提供3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但首5年的供应量较少。他希望在房屋问题上,做到加快、加深及做广,并向市民提供选择机会。

李家超说,当局正研究如何处理整个劏房问题,会有行动针对严重违例情况,而在推出针对电费和水费等劏房新条例时,要确保劏房户权益受保障。如果当局认为有不理想地方,会研究如何加大力量处理。李家超又说,在探访劏房户时亦关心青少年的狭窄居住环境,希望帮助他们的成长,他希望再强化「共创明Teen」计划。有关计划协助来自弱势社群家庭的初中生,尤其是劏房户。

四、施政报告重新启动香港的「夜经济」

特区政府9月14日晚宣布,「香港夜缤纷」活动正式开展,为吸引市民外出「夜游」,各界都推出活动,包括港铁提供晚上乘车5次可获一次免费,部分戏院提供夜场优惠,而马会星期三晚可以免费进入公众席等等。事隔一日,毗邻香港的深圳市公布《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廿一条促消费措施中,有一章三条是针对便利港人消费的,包括向港澳游客发放专属消费券、打造十个以上港人旅游消费服务示范街区、完善跨境支付、提升香港「八达通」等跨境电子货币包在深圳的使用范围及鼓励商户推出便利港澳旅客阅读使用的菜单页面和操作指南等。

就发展夜经济,李家超指出,香港是熠熠生辉的「东方之珠」,不论日间还是晚间,香港各式各样的活动都多姿多彩,活力澎湃。政府刚启动了「香港夜缤纷」,就是希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激发更多创新构思,为香港的晚间市道营造热闹气氛,吸引市民晚上出外消费、开心娱乐等,亦为旅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新气象,令香港的晚上活起来、动起来。政府带头推动「香港夜缤纷」,我相信香港人都有好多「好桥」,大家充满创意、灵活机动,将会可以让活动延续下去,令香港展现不停的活力和魅力。

施政报告重新启动香港的「夜经济」,需要同时注入崭新的元素来推动相关行业,例如艺术、文化、创新等等。一旦成功,香港经济发展肯定会向前迈进一大步。今年以来,政府官员和立法会议员频繁到访内地,部分行程是专门针对内地的夜经济「取经」。其实,我们既要看到别人的优势,更要深度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香港是一个海滨城市,世界级的海港夜景是本港的标志,因此「香港夜缤纷」在多个海滨地点设置活动场地,是切中要义。本港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态、历史资源,环球美食荟萃,人才高度国际化,业界应该抓住这些特色,多举办国际性的各种活动,做出与别人不同的特色来。香港发展夜经济难以靠成本取胜,应该要有创新思维,发展高端市场。更为重要的是,本港要抓准自身国际化、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地旅游的竞争力。香港夜经济发展要求创新,走差异化路线,依托自身条件,发展高端的、国际化的、周边城市没有,但是有需要的那些消费者。

五、进一步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建设

2023年4月21日至24日,李家超率领政府及立法会联合访问团参访粤港澳大湾区四市,四天连访深圳、佛山、东莞、广州的科创企业、高端制造业、生态环保和文创产业等。这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本届特区政府和立法会的首次联合参访,也是今年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后,香港到访大湾区内地城市最大规模的政务访问。

连日来,李家超率包括80多位立法会议员在内的百人联合访问团,马不停蹄参访深圳的比亚迪、腾讯、大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东莞的华为松山湖小镇,佛山的博智林、库卡两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等,高新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是访问团此行高度关注的领域。访问团到访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李家超带队参观了香港青年创业者的创业项目并作互动交流。李家超勉励更多香港青年紧握机遇,走出香港勇敢追梦。他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支持有志创业的青年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发展。参观访问期间,李家超会见随团媒体时多次谈及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关系。提及香港与深圳,他认为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不仅有兄弟情,还有「兄弟貌」:第一,深圳和香港都具有融合性、包容性;第二,都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第三,深港都是圆梦的地方。「现在有了大湾区,香港可以圆梦的地方更大了。」李家超说。

李家超2022年施政报告其中提及大湾区的有关内容共48次,大湾区成为热词。预料新一份施政报告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就香港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建设方面,会制订清晰的策略方案,在支持有志创业的青年到大湾区发展,施政报告会从「学业、就业、创业、置业」四个方面展开。

六、香港东盟优势互补 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全球经济放缓不是一时三刻可复苏,特区政府必须「转守为攻」,对内推动经济、消费,对外则要探索更多以前不重视但极有经济潜力的市场。传统市场正在萎缩,而不同的新兴市场,正待特区政府及商界去发掘,为香港经济谋新的出路。事实上,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香港地处这些地区的交汇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拓展新的贸易机会,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为本港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支持。香港可以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合作,开拓新的贸易机会。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由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及缅甸10个东南亚经济体所组成。区内人口庞大,加上营商环境越趋便利,吸引外商投资。东盟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及生产要素,区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高至6.3亿人。香港东盟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李家超于7月23日率领特区代表团依次访问三个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一步加强香港与东盟国家在经贸和投资方面的合作,为香港发掘商机,并向当地政商界介绍香港的最新优势和机遇,说好香港故事。代表团成员亦包括约三十位来自工商、金融服务、运输、物流和电子商贸、创新科技等不同界别的高级别代表。是次访问东南亚国家联盟三个成员国达成五项成果,包括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领导建立友谊和良好沟通,并与三国不同单位达成共33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   

东盟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经济增长达5.5%,过去10年每年平均增长4%。香港也在力争东盟支持香港加入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相信这对香港自身有帮助,香港亦有多方面优势可以作出贡献。

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与各方互利共赢。香港是东亚众多国家的重要经贸伙伴,施政报告料香港可在融资平台、交通物流枢纽、贸易物流中心、专业服务平台等范畴提出对策。

香港冀望与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为未来作出改变。香港在资本市场、绿色金融、城市基础设施及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好处显而易见,施政报告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加大经贸往来的规模,将是香港经济重新恢复动能最重要的着力点之一。例如香港有世界级专业人士,在国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拥有丰富经验,可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香港邻近大湾区姐妹城市,拥有完整的金融、技术和产业链。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