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中国经济突围内外「双失速」(2023.10)

发布日期:2023-11-03

◎荆棘

中国经济「长新冠」趋势正引发外界关注。今年二季度以来,三年大疫之后的中国经济正面临前从未有的考验,经济形势从「强预期」转向「弱现实」。特别是两大宇宙级房企恒大、碧桂园相继深陷财务困境,更昭示中国经济复苏挑战重重。

五重挑战 亟待突围

其一、楼市熄火

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连接消费和投资两大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可谓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接近7.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1%。同时,房地产业还间接带动了建材、家具、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水泥等制造业以及金融、商务服务等服务业。不仅与投资、消费、就业等息息相关,还与财政、城投深度绑定。有测算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每下降1%,将拖累GDP增速约0.1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来看,7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2%,同比涨幅为-0.4%,房价连续两个月下跌,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

去年以来,中国多家房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债务违约、项目停工、销售显著下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其中不乏旭辉、远洋、恒大等示范性房企。有预估显示,年内已经或面临退市风险的房企相关的「保交楼」资金缺口可能达到4000亿元-5000亿元。

恒大8月发表财报显示,2022年度,因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进度不及计划预期,受流动性危机持续影响,2022年度持续亏损且已资不抵债,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

无独有偶,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8月发布财务消息称,遭遇成立及上市以来最大困难,上半年预亏450-550亿。该公司近日宣布将出售旗下持有的「百亿神盘」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的股权,总价约12.915亿元。

有分析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会拖累固定资产投资1.6个百分点,对社零消费的拖累为2.1个百分点,拖累GDP增长约0.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行对宏观经济的拖累可能会进一步持续。

其二、投资失速

今年1—7月份,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9436亿元,同比下降0.5%。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02%。

今年上半年,中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2%,同样逐月放缓,已降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原因,一是一季度地方项目加快落地之后,二季度项目接续不足,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速已经降至-10.2%,大幅低于一季度的6.9%;二是资金支持力度减弱。

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仅为60.6%,大幅弱于去年同期的93.3%,也弱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64.5%,迭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城投债整体融资规模回落,资金拖累逐渐增强。

这其中,民企投资信心疲弱备受关注。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兴,则中国经济兴,早已是各界共识。

但近两年民间投资意愿的持续低迷,使得经济活力恢复速度仍趋于缓慢,除了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等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民营企业效益下降、现金流紧张、投资能力不足。

其三、外需下行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4.5% ,降幅较6月扩大2.1个百分点,呈现两位数降幅,连续第三个月萎缩,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且低于市场预期。

7月进口下降12.4%,为今年1月份新冠感染潮席卷中国内地以来最大的跌幅,亦是近年出现的最大跌幅之一。

在此之前的6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2.4%,为疫情以来最低增速,15年来首次丢失美国最大进口国地位。从外部看,全球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地缘政治关系依然复杂严峻,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推行对中国的「去风险化」,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加大四季度中国出口压力。

拜登政府8月初宣布,将禁止美资对中国的量子计算、先进芯片和人工智能行业的部分投资,并要求企业向政府报告在中国这三个行业的其他投资。

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占中国出口比重持续下降,截至6月已降至24.2%,接近近20年来最低水平。上半年对美国出口下降8.4%,对美国出口占比已经降至近30年来最低水平。

海外需求收缩亦会对出口形成抑制。IMF在7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3.0%,较4月预期高0.2个百分点。IMF指出,在美国打破债务上限僵局、各国应对银行业动荡采取有利措施后,经济面临的不利风险得到缓和,但世界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欧美多家央行为降低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仍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拖累。

出口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据国家商务部估算,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带动就业1.8亿人。2021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20.9%。

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已达30%,国内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仅有17.5%,且今后人口占比还会下降。如果中国外需马车熄火,则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并将导致与出口相关工作的劳动力面临失业压力。

其四、消费低迷

数据显示,中国7月的CPI同比增速呈现-0.3%负增长,为 2021 年 3 月以来首次负增长。PPI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 0.2%,为连续十个月下降。

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反弹的关键性力量,是中国经济长周期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力量。扩大消费需求是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消费疲弱却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短板。

由于预期减弱,消费意愿压抑、线下消费场景大幅度收缩、就业市场不景气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民众消费意愿和欲望的释放。

有观点指,由于过去十年家庭债务快速增加、疫情三年的低收入增长和高失业率,以及去年房价大跌带来的「负财富效应」,家庭基本面疲弱,民众仍然会持续增加预防性储蓄。

央行对城镇储户的调查显示,二季度选择「更多储蓄」的储户占比为58.0%,较上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水平的97.5%分位,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偏高。

消费修复力度整体较为疲弱,而此低迷物价走势对消费信心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在消费偏弱、供给充分的市场格局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CPI将持续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有机构预计,中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为6.5%,低于上半年的8.0%。

其五、就业危机

今年上半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疫前水平,特别是青年人口失业率不断刷新历史高点。自今年8月份起,全国青年人(16—24岁)城镇失业率暂停发布。

青年人作为社会重要群体,其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当前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不足,民营企业信心依然有待提升,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亦进一步凸显。

毕业即失业。有观点认为,「缓就业」「慢就业」和「不就业」不仅最终带来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还易带来青年群体的躺平心态,且可能使这位青年人的整体家庭成员变得保守消极,在长期内影响扩大消费和投资的信心。

内外逆风 破冰清障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房地产和大基建的投资周期接近尾声、出口和消费双双走软、中国制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经济增长新动能仍然疲弱之际,当前中国内循环和外循环几乎同时熄火,面临挑战可谓前所未有,或引发经济内外「双失速」风险。

年中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亦坦承,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从内部看,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仍然疲弱。从居民端看,居民部门加杠杆意愿不强,大宗商品消费偏弱;从企业端看,产能过剩尚未扭转,企业利润水平依然较差,扩大投资意愿较低;从政府端看,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没有根本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压力仍在上升。

当前,中国经济不仅要承受短期的周期性压力,还在承受长期问题治理过程中的制度成本和转轨风险。

北京观察家认为,短期周期性下行压力迭加长期转型的制度成本,经济很容易发生失速风险。应在政府和社会之间,不同阶层和代际之间进行压力分配,以便将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

对于长期结构性问题,需要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久久为功、徐徐图之,不宜采取追求短期目标速成的激进式做法,以免导致经济出现急速失速。

中长期解题要靠改革。在体制机制上付出更多的长期性、结构性努力,这些努力包括:

一、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和规模、避免政府伸手过多、伸手过长、伸手过频。

二、用市场之手打破垄断坚冰和利益藩篱,为民企拓宽发展道路清障。

三、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政策出台前的评估机制和实施效果的问责机制,避免各领域风险蔓延至财政,避免风险财政化透支财政空间,避免非经济政策对财政的冲击。

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杜绝「一刀切」「运动式」执法。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五、扩大开放。中国必须坚持开放,即形成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能期望单纯内循环即可消化过剩产能和满足就业需求。

当此内外逆风时刻,唯有真枪实弹、大刀阔斧改革清障,提振预期,中国经济才能走出困境,顺利突围,摆脱「双失速」风险。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房地产和大基建的投资周期接近尾声、出口和消费双双走软、中国制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经济增长新动能仍然疲弱之际,当前中国内循环和外循环几乎同时熄火,面临挑战可谓前所未有,或引发经济内外「双失速」风险。当此内外逆风时刻,唯有真枪实弹、大刀阔斧改革清障,提振预期,中国经济才能走出困境,顺利突围。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