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精英

首页 > 最新文章 > 华裔精英

张彧:中德文化的「架桥者」(2024.1)

发布日期:2024-02-01

◎马秀秀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张彧从事中德文化交流公益事业已有15年。她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艺术这一「国际性语言」,增进两国理解,成为中德之间的「架桥者」。

「只有融入当地,做的事带动到周围人,才能在德国社会取得一定影响力,这是相互贯通的。」谈及自己多年来从事文化交流的心得,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张彧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当记者如约与张彧展开交谈,她刚刚结束手头的工作。旅居德国31载,忙碌早已成为其生活常态。她告诉记者,基金会成立的初衷是通过民间管道交流,促进德国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而艺术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是增进两国理解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由张彧于2008年在德国首都柏林创办。作为非营利机构,该基金会15年来已举办上百场高质量、不同规模的论坛,专业艺术展览、交流项目、社会慈善活动等,为促进中德不同领域的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缘德国:从留学生到基金会主席

1992年,张彧「漂洋过海」,踏上了远赴德国的求学之路。彼时,海外留学尚未成风,张彧成为柏林自由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的唯一一位中国留学生。德国新闻传媒专业的留学生语言水平通常较高,得益于此,张彧很快便适应了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

留学时光一晃而过。硕士毕业后,因机缘巧合,张彧最终选择了创业经商。虽然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但对于自己的求学经历她一直心存感激。她告诉记者,学习新闻传媒期间培养起的战略性思维、将问题化繁为简的能力,以及对各领域知识的涉猎让自己受益终身。

凭借过硬的实力,加之勤奋与努力,张彧将生意打点得风生水起。2006年,她被评为柏林地区成功女企业家。生意上的成功也让她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自己一直热衷的公益事业。

张彧回忆道,2007年9月,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接见达赖喇嘛,中德关系进入冷冻期,双边政治经济高层接触全面取消。那时,德国媒体上关于中德关系的声音一片紧张。于是她萌生出想法:在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受到大环境影响背景下,是不是应该通过加强民间层面的交流为改善中德关系做点实事?

那时的张彧已经对艺术收藏产生兴趣。于是,她有了通过艺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念头。在其认知中,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并非简单地办办活动,而应该「找准切入点,突破华人圈,产生影响力」。「艺术是大家都能懂的一种『国际性语言』。要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找准德国社会主流感兴趣的东西,展现信心和恒心。」

在此背景下,张彧2008年底在柏林创办了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逐渐开始为德中文化交流架桥梁。

筚路蓝缕:从小活动到大策划

基金会成立之初,张彧就确立其活动宗旨:高质量和实质性。

借助其商圈经营的广泛人脉,张彧邀请包括文化界、经济界、学术科研界等在内的专业人士组成顾问委员会,其中包括普鲁士文化基金会、德国经济研究所等行业领先代表。「每一领域的活动开展难免涉及跨界,所以在为机构打基础时一定要兼容并蓄,才能走得更远。」张彧说。

待机构章程设立、组织架构搭建好后,基金会开始从小型艺术展等项目做起,等经验慢慢成熟,向大型活动过渡。

2014年时值柏林和北京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周年,基金会借机布置了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群展,取得了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中国当代艺术界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新生力量,但鲜为人知。」张彧介绍,当时基金会聘请了数字对中德艺术比较了解的策展人,比如中国的郭晓彦、在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托马斯等进行布展。「展览一定要体现中德融合,才会引起观众兴趣。」

整场活动花费约70万欧元,这对于一个小型民间组织而言「价格不菲」。如何在不改变活动公益性质背景下,覆盖经费支出?基金会通过拉赞助、售门票、植入户外广告等形式交了答卷。

展览开幕之日,时任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前往支持。包括《法兰克福汇报》在内的多家德国主流媒体都给予关注。「策展很重要,专业的事一定要由专业的人来做。唯有此,才能得到业内人士认可。」张彧表示。

2022年是中德建交五十周年。张彧很早就计划通过一场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来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爱之风暴」音乐会应运而生。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与施坦威钢琴合作,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和乐团在柏林爱乐音乐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其中两位乌克兰籍女音乐家和柏林爱乐乐团,专门为此创作了「爱之风暴」主题曲。活动现场,宽达五米的「爱之风暴」主题雕塑亮相,之后该雕塑在中国北京王府井展览月余。

谈及选择「爱之风暴」主题,张彧坦言,当处于不同文化的群体碰撞时,双方不能只考虑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而应通过不同立场看问题,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性。就如中国和德国之间,随着时代发展,每个群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大家会习惯性将接收的信息通过自己的主观性思维和角度形成判断。此时,保持客观与不断反思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后就应体现包容性、大爱,特别是在跨文化人文交流领域,这也是「爱之风暴」的题中之义。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5年里,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发起、参与筹办了上百项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包括2011年为中国艺术家们在德国外交部大厅内组织举办的「不寻常的中国印象」中国当代艺术展;2014年发起的「柏林-北京欧亚新丝路友好老爷车接力赛」;2015年,基金会启动为期10年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发展驻留艺术项目」;2018年受德国联邦总统府邀请作为正式伙伴身份参与公民庆典活动等。

回望来路:坚持原则 融入主流

多年来,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凝聚了一大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各界人士,会员单位涵盖20余个代表性机构,包括德国商业银行、当地隐形冠军企业等。「凝聚力非常重要。这么多年让我特别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断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这证明我们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做的事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渲染力的。」张彧说。

回望来路,张彧坦言,要做成事,合作伙伴很重要。每当开始策划活动,她总会呼吁一群「智囊团队」参加,调动大家的参与感与参与动力,力争实现多赢局面。

她举例道,诸如国内有相关机构提供经费,请他们在德国落实承办文化项目,基金会一般会作拒绝处理,因为这种项目往往已经预置了相关内容,而直接沿袭相关内容一般很难说服德国观众。换言之,如果要在德国做产生影响力的展览,基金会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大脑」。文化艺术不与盈利挂钩,是张彧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在她看来,公益组织就很容易失去对质量的把控,失去创新性,从而违背基金会创办初衷,这也将进一步破坏基金会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与时俱进』的确不是口号,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

张彧坦言,自己非常享受所从事的这份文化公益性事业。因为相较于本职工作经商而言,文化交流的跨界体验,可以让人实现自我创造力提升,获得幸福感。「产生关于中德交流的新想法,然后设法将其实现,需要时间沉淀,是很有意义的过程。」

张彧介绍,目前基金会举办的活动中,与会嘉宾德国人的比例可以达到95%,常涵盖政界、经济界等各界名流。「应该说,我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谈及基金会现状,张彧坦言,总体而言,目前华侨和华人企业参与度不高,大家参与公益的觉悟和热情尚待提高。她希望带动更多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代表等参与其中。

一路走来,张彧更加珍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她表示,在德国做事一定要有长远规划,要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当作「百年老店」品牌来做,「恒心可贵」。

展望未来:寄望新生代 期待华人参与

对于德中文化交流,张彧常保持一颗敬畏心与「危机感」。她坦言,自己总有「干不动」的一天,但这份事业要传承下去。目前,她已开始着眼物色年轻一代接班人。

每次参加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举办的活动,记者时常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刚毕业不久。张彧介绍,他们不仅可以帮忙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也可以通过活动开阔视野,学习一些新知识。

「我希望他们能有参与感。」张彧坦言,她希望借机发掘一些新生代力量,培养其跨界能力,并继承基金会一如既往的精神内核,将两国文化交流事业传承下去。

在张彧看来,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特别意义。作为社会层面基础性内容,从文化感知和认知方面入手,将奠定不同国家其他层面之间的理解和认知。

张彧指出,其实德中之间在很多方面互补性很强,诸如中国的包容性和谦卑,德国的严谨和务实。不管身处哪个行业,如果将中德间的互补性充分展现并发挥,能得到双方民众的普遍认可,那交流就起到了作用。「我希望两国关系会越来越好。无论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在自己范围内把事情做好。」

明年恰逢柏林和北京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基金会也已经开始筹划献礼活动。对于具体主题,张彧并未透露。不过她指出,展出内容肯定是以德国人看得懂、感兴趣的作品为主。「也希望通过相关内容,让德国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步伐。」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