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中国经济:强力改革是最好的救市

发布日期:2014-12-15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一方面说明了过去刺激政策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亦可利空变利好,倒逼真正的改革。笔者认为,强力推动改革是最好的稳增长,如果真要启动所谓的救市,强力改革是最好的救市。

近期中国经济大吹淡风,迎4万亿后最严峻局面,各项经济数据惨淡,楼市更是俯冲直下,以致央行启动「最强救市」,取缔限贷政策,避内地经济随楼市一起硬着陆。当局此次大尺度救市,被认为「照抄2008年金融危机做法」,加之此前放水5000亿元,中国版QE再现会否留下刺激后遗症为外界担忧。

笔者以为,在四中全会召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当局不可因短期经济逆风而延宕改革,亦不能图一时成绩单靓丽,而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与其最强救市,不如最强改革,惟其如此,才能成功开启新中国史上第二次大规模改革浪潮,中国经济亦才能脱胎换骨,顺利「升级」。

经济「硬着陆」风险攀升

近期中国经济遭遇逆风,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17个季度下滑,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下滑时间最长周期。多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大幅降温:销售数据放缓、房地产价格连续下跌,工业产出增速为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最慢。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放缓至6.9%,为2008年金融危机来最低水平。来自WIND金融数据终端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是本世纪中国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第5次跌破7%。此外,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5%,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延续了近两年下行趋势。8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较上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显示供需关系总体疲弱。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亦显示,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这是继20132月以来18个月首次出现负增长。汇丰中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0.2,继续低位运行,中国官方非制造业PMI54.0,创八个月来新低,且所有分项指数集体下降。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9月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继续缓慢扩张,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

从实体经济看,房地产下滑导致制造业等相关领域迟迟未见起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入还债高峰,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诸多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问题又不断涌现。种种迹象表明,内地经济正迎来2008年推出4万亿后最严峻局面。

近期各项经济数据集体下滑,增加了市场对内地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中国经济增速今明两年会放慢至7.4%7.2%IMF亦认为,由于产能过剩和信贷问题,中国经济中期内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华尔街日报》援自变量名机构经济学家的话称,中国8月的经济数据「令人震惊」、「令人意外」,一些国际投行的分析报告认为,目前趋势一旦确立,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近期亦发表题为《全球金融灾难的10个警示征兆》的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减速居十大警示之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崔长林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经济形势可能成为这几年最差的一年,目前能否完成7.5%的增长目标还存在变量。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状况,总体上恐怕要比2008年还差,2008是全球性的,今年则是内生性的。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的外部压力,最严峻的时期并不在今年,而是2015年之后,最可能的时间窗口应是20162017年,或许还会拖延至2018年。

央行祭出「救市」大力丸

中国此轮经济失速,楼市暴跌是主要推手: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9月份房价数据显示,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72/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92%,为连续第5个月下跌,跌幅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库存量惊人:截至6月底,上海(楼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达到2.6218亿平方米,刷新历史纪录。若以目前的存销比计算,市场需要用18.1个月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

中国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房地产行业进入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从投资、库存等多项数据判断,当前的房地产形势依然严峻,且该形势或将持续到2015年,更为悲观的估计是持续到2016年」。

楼市跌势已不可逆转,放松限贷限购政策正步步加码。此前,针对购房者资格限制的限购已在内地42个城市放开,但楼市未见明显回暖信号。930日,央行终于祭出「最强救市」: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

央行此次大尺度放开房地产贷款,大大超出此前市场预期。有经济学者认为,央行和银监会彻底放水货币、完全取缔限贷救助房地产,是在「放任投资投机性需求」。

经济学者叶檀认为,房贷新政的救市力度比较大,尤其是对改善性购房的刺激更为明显,此外,新政出台的时间点微妙,正值「4万亿」即将到期之时,所以除了救市之外,当局还可拯救银行,否则「到年底银行就成了最大的坏账户」。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最具力度的救市政策,复制了2008-2009年救市的做法。

在此次祭出「最强救市」前,央行还于916日推出了5000亿元SLF (常备借贷便利),近似降准0.5个百分点。中国式猛药纾困,引发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放水漫灌担忧。

乱服「兴奋剂」弊害多

毋庸置疑,如果楼市软着陆,内地经济将避免硬着陆风险。改革攻坚期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经济断崖失速显非中南海所愿,习李亦不希望出现危机倒逼式改革。然而,若只求立竿见影式治标而不求深入内里式治本,中国版QE能否真正纾困引诸多质疑。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至少需要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经济才能消化过去遗留下来的这些后遗症。经济学家张卓元亦表示,应对金融危机以后,4万亿刺激计划影响近年中国经济无法「保八」。他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还会往下走,将稳定在7%左右。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不能再走以前靠一轮接一轮的经济刺激来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老路。经济学者马光远便指出,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不应靠房地产,亦不能靠刺激政策,要避免出现更大泡沫,中国不能一错再错,稳增长虽然重要,但经济可持续增长更为重要。

一言蔽之,刺激主义已经不是中国宏观政策组合中的最优选项,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如果再次陷入刺激主义经济学的误区,贪图经济数据漂亮带来的短暂快感,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排除刺激本身就会引发新一轮危机。

中国呼唤「最强改革」

今年以来内地经济的持续下滑,一方面说明了过去刺激政策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亦可利空变利好,倒逼真正的改革。笔者认为,强力推动改革是最好的稳增长,如果真要启动所谓的救市,强力改革是最好的救市。

中国欧盟商会日前便发表报告警告称,中国这轮经济朝阳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危险,增长率将跌入3%-5%的区间。中国政府若不立刻落实其承诺的改革措施,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增长急跌、国民收入停滞的情况,中国现任领导层应该始终保持必要的决心和紧迫感推动改革。

一、四中全会联动改革法治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迈入历史性变革的新时区,一系列改革举措陆续有来。有外媒评价,这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中国拉上改革开放新路以来,中国领导人端出的内容最多、味道最全的改革大菜。三中全会之后,中央深改组召开了四次会议,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已进入提速期。

事实上,三中全会以来所推行的金融、土地、国企、户籍制度等多项改革,无不阻力重重,但中南海深知,必须通过存量改革释放红利,才能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提供发展动力,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10月下旬召开的四中全会,是落实「菜谱」的关键会议,为改革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内地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窗口期正式打开。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拦路虎」强力清障,通过简政放权「先手棋」和制度建设「连环炮」,释放更多市场红利。四中全会擘划了依法治国路线图,当前的改革除了在经济体制上做文章,还必须在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部发力,公平正义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实现改革和法治联动,才能触及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的改革骨髓,重构其造血功能,才是民众需要的真改革。

二、「强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强增长」 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中国这一轮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关乎中国能否实现2021年「第一个百年」目标,亦关乎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格局和基本的制度框架。如果这一轮改革能如期而至、扎实落实,中国经济在经过一两年相对痛苦之后,将有可能重新回到增速接近甚至超过8%的良好局面。

然而,改革前路绝无坦途,可谓「道阻且长」。未来,内地将难免经历诸多短期阵痛,但努力维持现状只会对中国的长期繁荣造成更大威胁,令之前的努力毁于一旦,但若致力改革,则可在未来创造更高增长,足以抵销现时所付出的代价,只有「强改革」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强增长」。

中国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可逆转,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升级不可逆转。习近平曾表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事实上,如果中国改革不成功,大家都是输家。推动改革不回头,虽可能影响市场短期信心,但长期而言对内地经济无疑是利大于弊。惟有利用中国经济当前减速的时间窗口,勇往直前推动改革,让改革成为「家常便饭」。为中国经济努力排雷和打牢地基,用「最强改革」取代「最强救市」,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升级版」,开启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段」。

☉文/白雪冰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