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政改不能再各说各话

发布日期:2014-12-18


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对香港政改方案作出了相关决定,但其实质是就如何实施普选确定了一些原则和制度框架,而且这也只是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在下一阶段咨询过程中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商讨,绝非某些人所说的给政改划上了句号。

自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政改方案作出相关决定后,反对派指斥「阿爷」连落「三闸」态度强硬,他们要以罢课、「占中」轮番上演,似乎本港争拗不断,乱局更甚。

中央「强硬」缘何而来

所谓政治,实是妥协的艺术。各方仅表达自身要求是不够的,还需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利益关切。不知道反对派有没有想过,中央对香港政改的所谓「强硬」态度究竟从何而来?

笔者以为,中央在处理香港问题时当是站在整个中国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全球态势的高度之上,再结合香港自身的地缘政经现状来考虑,绝非独囿香港一地。诚如董建华先生所言,香港人需要更多地了解国家,而不要单纯以香港为中心。

就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而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获得令宗主国英国都艳羡的高速发展,固然主要是港人自身之奋斗,但也得益于北京需要一个西向的窗口。当日中英谈判之时,邓小平最在乎的是主权问题,至于具体管治权方面并未过多着墨,一方面是受历史和现实环境所限,另一方面也在于邓当时最在乎的还是内地改革开放的「大盘子」。

此后,香港制造业逐渐转移北上,借开放之力,港人在内地可谓风生水起。但时至今日,内地各沿海城市的发展高歌猛进,多有超越香港之意,有的自贸区政策之宽松更甚香港自由港。反观香港,在金融危机打击下,自身经济景气欠佳,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下滑严重。香港面临的深层次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早就迫在眉睫,然而当下香港社会却陷入政治狂热,忙于内斗内耗,浑然不觉竞争对手的「超车」。

从国际形势来看,香港对北京又很重要。因国力崛起而来的「中国威胁论」与「围堵」之势,实是中国面临之外界环境,惟其表面不如毛邓时期的剑拔弩张,严峻实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后,日本和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诸国皆纷扰不断,疆独、藏独、台独等亦动作频频。当此之时,从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活跃的言行,到美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证明美插手香港事务的爆料;从反对派议员引用所谓「国际标准」又屡次「告洋状」,到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发声等等,无不挑动中央的敏感神经。在中央看来,自香港回归后,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选举理所应当属于内部事务,无论英美皆无权插手,更不会允许香港成为外国势力的「反共基地」或跳板。从习近平执政以来的风格看,但凡涉及国家主权,其态度都十分坚决。在认定香港政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后,其原则立场不可能再有让步。

中央对香港民众是信任的

其实,从北京几位政改「新护法」近期的表态来看,中央原本是很希望香港能够成为一个民主样板的,如王振民语「让香港先民主起来」。毕竟「一国两制」原本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解决得好自然有利于台湾事务,而且如果能够在香港这样一个经济、法治等基础相对完善的地区率先实现民主普选,对内地的政改也会是一个积极借鉴。但事到如今,无论是台湾的太阳花学运,还是香港的「占中」、罢课,这些以违法手段表达政治要求的「民粹主义」在在引起中央的高度警惕。香港和台湾部份人士遥相呼应的态势使得中央在这一问题上更加警觉。

既然政治需要妥协,所谓协商谈判,就是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期望达成的是双赢,而并非仅是一方的让步。到了现在这般地步,香港政改的各利益相关方不能再继续各说各话使误解加深,而应当相向而行。如反对派动辄扬言不按自己的要求来就「占领中环」,瘫痪金融中心,其言行让人看不到任何转圜的余地,中央也就被迫「强硬」表态。

其实,从接近中南海的人士透出的消息来看,中央并非以僵化的眼光来看待泛民。陈佐洱说,香港绝大多数的同胞是爱国爱港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也曾说,「泛民主派」的大多数是爱国爱港的。这显然表达了中央对香港民众的信任,也表明中央愿意与泛民对话的态度,更透露出泛民也可入闸的意涵。值此之时,各方不能再拒绝沟通,自说自话,而应坐到谈判桌前,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并就具体问题展开实质性的讨论。

并未给政改划上句号

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对香港政改方案作出了相关决定,但其实质是就如何实施普选确定了一些原则和制度框架,而且这也只是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在下一阶段咨询过程中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商讨,绝非某些人所说的给政改划上了句号。

北京大学教授饶戈平就指出,「在四大界别内,界别分组是不是可以有适当的调整呢?另外选民基础是不是可以有所扩大呢?委员的产生办法是不是可以更加民主呢?我想这是可以作为讨论的空间。」

关于具体的提名问题,现在香港社会一般认为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推荐参选人,一个是提名候选人。饶戈平认为,「在推荐参选人的时候,以什么样的比例来确定参选人的出现呢?这是可以讨论的。在提名委员会的第二阶段工作,如果说第一轮评选只产生了一个候选人,下一阶段怎么办,这个也是可以讨论的。候选人的名额23名,到底是2名还是3名,还是23名都可以的呢?这也可以讨论。」

而且到最后一人一票选举的时候,到底是采取简单公约数还是绝对公约数,或者用其它方式来确认候选人的出现,都需要继续讨论。而上述这些内容都可以列入下一步咨询过程中的讨论范围,有的可以写入政改方案中,有的还需要对香港本地选举法进行修改。

香港能够实现一人一票的普选,相对于香港百余年的英殖民统治,和内地几千年的政治历史来说,都是「破天荒」的,这是香港政制的巨大发展,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但如果某些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绑架香港政治前途,让政改陷于停滞,将是不可原谅的。

☉文/萧史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