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特稿

万隆会议是时代的一面镜子(2015.6 )

发布日期:2015-05-29

☉文/林鸿复

万隆会议是「划时代」的事件。万隆会议里程碑式的记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甲子间世界上发生的形色色事件和重大变迁的是非曲直。60年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万隆精神」是正确的,生命力无限。

60年前,1955418日至24日,占世界人口2/3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齐聚印度尼西亚,举行了划时代的万隆亚非会议。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洲际会议……」,「这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会议通过了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宣示了团结、友谊和合作的「万隆精神」。由此,新兴的、独立的和发展中的国家,形成了和殖民的、帝国的和霸权的旧势力相对抗的新生力量,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路向。

划时代的会议

万隆会议是「划时代」的事件,因为它首先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大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第二,它不依二次大战后形成的「意识形态对立」和「两大阵营对抗」的格式来区分和选取参与国。第三,它是独立自主地探索和确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准则。万隆会议里程碑式的记载,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甲子间世界上发生的形色色事件和重大变迁的是非曲直。60年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万隆精神」是正确的,生命力无限。

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绝非偶然。二次大战后,各国百废待举。印度尼西亚是较早从荷兰殖民主义统治下取得独立的国家(1945)。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要冲,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之间往来的不可或缺之通道。其人口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四,又是东南亚国家中的最大的经济体。为谋求自身的真正独立和经济发展,它需要联合世界上,特别是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共同奋斗。是时,新中国和印度、缅甸、埃及等国及其领导人,同时具有共同的强烈愿望,于是热烈酝酿了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历史名城——万隆

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城市,西爪哇首府。其纬度虽近赤道,但因地势较高,海拔715米,年平均气温只为23℃。由于气候凉爽,植物繁茂,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世界上少有的、不用「空调」亦可愉快地生活的都会。万隆被誉为「印度尼西亚最美丽的城市」,「爪哇的巴黎」,选之为首届亚非会议的会址,是自然不过了。万隆也因此驰名于世。

笔者生于万隆,住在Rayatimur大道(后改为「亚非大道」)上。住处对面,就是萨沃尔-霍曼酒店。万隆当时有三所华校: 清华、侨中和南化。我在清华学校就读。离酒店不远的「独立大厦」(1895年建成。1980年改为「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是我们学校集会、歌咏和话剧活动的场所。万隆会议举行之时,本人已回国升学。尚在万隆的老师、同学和亲友们,许多人参加了会议的筹备、接待以至安保工作。我的叔父林仁木先生当时任中华总会副主席、玉融公会主席,忙得更是不可开交。亚非会议过后,他面交给我两帧和周总理、苏加诺在一起的照片,珍存至今。回顾历史,我们并非想沉迷过去,而是要温故知新,更勇敢面对未来。我们这一代人是活生生的现代史的见证者。我们见证了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浪潮,也见证了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和推行强权政治的专横。见证了中国在崛起中所经受的种种历炼,也见证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近年来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万隆会议和「一带一路」

2015419日至24日,近百个亚非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再聚印度尼西亚, 以「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 为主题,隆重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空前的盛会说明了万隆会议的确意义非凡,影响尤其深远,同时也显示出,世界已步入一个新的关键节点,亚非国家需要再次携手合作,共商发展大计。从霍曼酒店到独立大厦的「历史漫步」,象征着亚非国家认真缅怀先贤,也标志着大家将来需要继续并肩前行。

当前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政治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的迅速崛起,令国际关系和经济版图产生深刻剧变。美国不可能再肆意施行「单边主义」了。亚非国家已成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虽然,世界上仍有人还抱着「冷战思维」残余不放,还以「价值观取向」制造矛盾,还依「零和博弈」的规则应对各国间的关系,美日还搞什么「全球安保」等等,但是,时代不同了,绝大多数的亚非国家愿意追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去争取更公平、合理和正义的社会的实现。如果说当年中国以「求同存异」和「 协商一致」的坚持,促成了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成功,那么,今日中国 「一带一路」的倡导,由中国提出有57个创始成员国(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的「亚投行」的建立,必将推动亚、非、拉共同体,以至人类共同体的建设。在智能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在加速度地前进。我们可以预期「不必等一甲子」再有30年,到2045年,且看此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人类共同体大业的辉煌成就吧!

(作者为印度尼西亚侨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和数理逻辑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一级出版社编辑。上世纪70年代末来港定居,从商多年。在本港各大报刋发表文作数百篇。)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