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特稿

【镜报独家专访】求真 求善 求美(2015.7)

发布日期:2015-06-30

左起:王偉健、吳雅玲、徐新英、星雲大師、周伯展、李巧玲、王蘇。

──镜报赴台专访星云大师

☉文/王苏 镜报高级记者

星云大师寄望「真善美新闻传播奖」得奖者要做到:真,指真实、真相、真心;善,指善意、善良、善行;美,指美好、美丽、美妙。作为新闻媒体人,肩负着传播正气、正义、正确文化等正能量之职责,担负着传播与发扬中华文化之重任,承担着力助全面提升文化修为、丰富文化学养之使命。而不是放大哪里杀人、车祸,社会需要一些温馨、感人、小民的新闻人物来推动社会风气。

在将佛教融入「人间」、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台湾佛光山开山宗师星云大师是先驱者。他不仅在两岸广泛传教,至今已有信众几千万人,他还将佛教化繁为简,引人从善。

523日,星云大师再次迈出了他促进两岸交流的重要一步,将河北幽居寺佛首正式捐赠给国家,使佛身、佛首合为一体。星云大师更是亲手书写「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

镜报执行社长徐新英,顾问周伯展、李巧玲伉俪,顾问吴雅玲、王伟健伉丽,社长助理、高级记者王苏一行共赴台湾高雄佛光山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522日到达后,镜报一行专访了星云大师。 

见到星云大师那一刻,让人感触时空移转。坐在轮椅上的星云大师已是近九十高龄,患糖尿病五十年,以至眼睛钙化、视力减弱、耳朵听力受损。但是大师思路敏捷、话理清晰,他以般若智慧、圆融佛意,谈传媒,谈佛学,谈两岸,谈人生。

星云大师在与徐新英社长一行的交谈中,展露了宏大智慧、自心和悦的境界以及慈悲自在、觉悟世间的善意。徐新英社长一行也表达了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两岸交流的愿望。

谈传媒:邀请镜报一起传播正能量

出生于1927年的星云大师,12岁便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后到台湾,创办佛光山。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20004月,星云大师有感于台湾媒体乱象,创办《人间福报》。传播教父郑贞铭曾评价《人间福报》为:「报上不会有杀人放火的消息,只会有救人救火的事迹。」

星云大师概叹现今台湾社会,旧的道德丧失,已经沉沦下去。人们被高科技绑架成为「低头一族」,浪费很多时间,媒体也让很多人有了攀比的心理。他举例说:三、四十年前,全台湾只有三张报刊,三家电视台,每天都很高兴。现今台湾已有几十家报刊杂志,上百家电视,人生快乐乐趣却没有啦!在很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人们有了脚踏车,想着摩托车,又想汽车,还想名车,就有了挂念。有了名车,开始不安心,心不安在,何以自在?他表示,时代的进步不是好事,人生意义没有比较性,也不是绝对性。不是拥有就是幸福!清贫人乐,欢喜快乐!而从事文化事业,就是让更多人平安幸福!

星云大师告诉镜报一行,身为佛教人,虽然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但还是要做对社会、人类有贡献的事。于是,他在2008年发起由星云教育基金设立「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迄今已七届。

谈起设此奖的初衷,星云大师说:「七年前筹办这个奖项被人说成是收买新闻界,而实际上,本人老矣,知道什么是要的,什么是不要的。为了让媒体都能走上真善美的境界,让社会有公义、有公道,让一些有为的媒体记者,在这一个时代里,能以他们的笔杆救国家、救社会、正人心、做社会的导师。所以筹设了『公益信托教育基金』,并且设立了『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他邀请专家、学者、教授等贤士做评审委员,给予优秀的记者奖助。」

现在已经七届过去了,他寄望得奖者要做到:真,指真实、真相、真心;善,指善意、善良、善行;美,指美好、美丽、美妙。作为新闻媒体人,肩负着传播正气、正义、正确文化等正能量之职责,担负着传播与发扬中华文化之重任,承担着力助全面提升文化修为、丰富文化学养之使命。而不是放大哪里杀人、车祸,社会需要一些温馨、感人、小民的新闻人物来推动社会风气。

虽长居台湾,心往祖国与世界,星云大师亦深切体会海内外游子的心绪:「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透过新闻传播,了解世界,聚集力量,团结华夏,志在和满。他觉得,做一个媒体人,公平正义是基本的道德、条件。

镜报是获得台湾文化部特许的可以在台湾公开发售的非本土的、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香港民办杂志。星云大师盛邀徐新英社长让镜报加入到「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的评选中,共同推动新闻传媒的健康发展。徐新英表示镜报一定会积极参与,也会不断向全世界海内外华人社会及华文媒体作此项奖的宣传。

谈佛学:中华文化复兴的一部份

在采访中,星云大师笑称自己是出家人中最有钱的,因会写稿,出版了3000万字的著作,发行世界各地,其中版税、稿费、书法等收入达3000万台币,除了交给公益基金和银行的不算,他没有见到钱,一有钱就拿走,他隐喻自己只是一只会生蛋的老母鸡:「咯咯蛋,个个大」地叫着,一生下金蛋,就全被拿走啦!

这辈子,星云大师拥有多少钱,他就把多少钱全部捐给佛光山,他透露说,因为自己是佛教信徒,从小师傅教导,没有物欲,在佛光山弘扬佛法已五十年。深明就算上天创造人生300岁,人不可能活300岁,进入佛门学习,更忙碌的工作,信佛,就是化繁就简。

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学讲究「法尔如是」,即诸法本身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一切本来就是如此。这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本质相同。「道」就是「自然」,「自然而然」也就是佛教中的「法尔如是」了。

星云大师从推动佛学的发展进程中,看到了文化合流的重要性,他更以佛学为载体,在全世界传教,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华文化,带动中华文化的复兴。

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社会,星云大师定位自己是拥抱众生的「地球人」,是世界缘份。为进一步弘扬佛法,由星云大师发起主办的佛光山大学,全球已达五所,有台湾宜兰佛光大学、嘉义南华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洲南天大学,菲律宾光明大学。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由教团组织主办的国际大学系统。如今五校一体,资源共享,一校注册,可以五校修课。

谈起办学的难度,星云大师说创办一所学校需要50公顷土地,有5亿存款放置银行不可动用,需要1万多平方米的房子,建校初始,只允招100人,第二年再增加。学校还需要聘请有名气的博士、教授,如此台湾教育部才能补足3亿元经费建设。

虽然困难重重,但星云大师弘扬佛法的初衷一直坚持不变,他变不可能为可能,设立了「公益信托教育基金」发起100万人捐资办学,号召每个人每一个月捐100元,三年一人共捐3600元,于是五所大学所需资金在三年内得以筹措完毕。他将捐助者名字刻在学校墙上,鼓励学生多读书,弘扬善行。

他坦言为内地还没有开办此类大学感到遗憾。大师呼吁,佛教不只是宗教,更是文化。华人的生活、语言、建筑等都和佛教离不开关系,因此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同时,佛教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让中华文化更辉煌、光彩。

谈香港:人间佛教国际化的福地

星云大师说过中华团结,万家幸福,社会和谐,人民安乐。徐新英请大师谈谈香港,他笑笑说道,香港地方小、人多、太拥挤,可以移民内地以及世界各地。星云大师又说,他对香港很有感情,他在香港的讲经传道对他弘扬人间佛教的国际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8年,星云大师第一次到香港弘法,当时弘法的地点是在何文田的法住精舍,讲解《般若心经》,此后又转到何文田大会堂讲演。星云大师说,这是他三十年的弘法生涯中,最值得记录的事情,正是在这次弘法的过程中,让星云大师的传道工作在香港开始扎根。

后来,香港有信徒出面邀请星云大师陆续到油麻地、沙田大会堂弘法。因为回响热络,在林耀明、张丽琼夫妇和李小龙的女友丁佩小姐的热心支持下,星云大师最终在红磡体育馆弘法,同时还加入了表演等新元素,所以每次信徒听了以后都觉得有趣味又能受用。每次弘法,2万多人座位的红勘体育馆内座无虚席。

此后,星云大师在红磡的弘法讲演成了香港每年的盛会,两岸四地的很多民众都来参与听讲。甚至,有很多民众不得其门而入,主办单位还在场外架设大荧幕给他们观听。

星云大师说:「过去,红磡体育馆是香港一流演艺明星才能进入表演的场所。现在,贫僧也像演艺明星一样,以佛教的身份进去弘讲,当然也受到很多的排挤压力。所幸,我们听众很守秩序,就这样,我每年在红磡香港体育馆的三天讲座,连续讲了二十年,每次讲座,信徒也好像过年一样,热烈响应,这应该算是我走向国际的新里程碑了。」

星云大师每次在红磡体育馆讲演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信徒回到家后,正是美国白天以及欧洲天亮的时候,信徒会打电话给美国、欧洲及澳洲的家人,聊聊刚刚听取的佛经。由于这样的因缘,很多人都知道红磡体育馆的传教盛况。后来星云大师到世界各地弘法时,都获得当地信徒的大力支持。

星云大师举了1995年澳洲南天寺举行动土奠基典礼的例子。那时候的南天寺只是一个小荒山,位于卧龙岗的一个市区,距离悉尼市中心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当时星云大师在澳洲没有多少信徒,佛学在当地也不盛行,有多少人会来参加典礼,大家心里都没有数。

「我记得前一天晚上,由我和萧碧霞师姑、几位徒众在另外一个精舍里研究,第二天要准备多少个便当。一夜没有睡觉,最后我们决定在五百个的基础上增加至一千个。但不敢对人说,心里头想,人多就拿出来,人少就分给别人去吃,没有人来就给海鸥吃吧。」星云大师这样回忆道。

结果第二天的典礼,卧龙岗的小山丘上,满山满谷都是人潮,共有5000多人。其中很多信徒讲广东话,原来是他们在香港的子女、媳妇或亲朋好友打电话来叫他们参加的。

「这时我才知道,香港的红磡体育馆是我实现佛教国际化的福地。感谢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它真是成了一个广播电台的中心,很快向全世界传播讯息。」星云大师这样定义他与香港之间的不解之缘。

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在台湾参访期间,所见所闻让镜报一行领略星云大师的巨大感召力,向大师请教人生哲理与和谐社会的关联,并请教大师在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乱象频发的时候如何审时度势,指引信众后生,维护安稳,扬善积德,造福社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大师这样说:「佛教释迦牟尼佛制订了很多的戒律,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佛弟子有在家佛弟子的戒律,但是很多人都害怕受戒,认为戒是不自由的,受了戒,杀生不可以,偷盗不可以,婚外情不可以,妄语两舌不可以,太不自由了。」

星云大师解释说「戒」这个字其实就是自由。戒杀,就是要你不侵犯别人的生命,要尊重别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盗,就是要你不侵犯他人的财产,要尊重别人财产的自由;不婚外情,就是要你不侵犯别人的名节,要尊重别人的家庭、身体、名节的自由;不妄语,就是要你不要毁谤伤人,要尊重他人名誉的自由。所以,戒是给别人自由,也是给自己自由。

他向镜报一行说,「现在许多人滥用『自由』,以自我认为的自由来侵犯他人的自由,实在不当。今后的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和谐,必须要大家先尊重别人的自由。」

他坦言,社会的好事坏事,政府、媒体人和一些有心人士应该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你可能不知道,他可能也不知道,但是因果不会不知道。所以星云大师呼吁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应该「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媒体不应该报坏不报好,应该报真不报假,不应该报恶不报善,应该报实不报虚,不应该报非不报是,亦不是为了取悦读者,造谣生事,不顾国家的前途、社会的风气之境况。

专访时间用了四十多分钟,愉悦而轻松,镜报执行社长徐新英博士代表镜报专访团一行致送刻有「慈怀若谷」纪念碟、沉香茶叶等纪念品,还赠送了最新几期的镜报。

星云大师亦向专访团一行回赠《献给旅行者365日》等书籍。从一席专访对话中,镜报一行感受到星云大师的宏大智慧,有着佛家的圆融放下,自心和悦之境界,也透着慈悲自在、觉悟世间之善意,星云大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真谛。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