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引擎动力(2015.8)

发布日期:2015-07-31


☉文/王金狮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侨联常委


吉林省政协常委、香港博大东方集团主席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要实现这一宏伟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呼唤企业家的三大责任情怀,即「放眼天下,空怀学习,不断创新的情怀」,「家园情怀」和「仁义情怀」,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政府官员与时俱进和重商情怀、社会认可企业家的文化氛围则不可或缺。


随着《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将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按照《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的规划,再用35年时间,上至人类社会顶尖的高科技等「国计」领域,下到传统基础的食品、鞋帽、螺丝范畴的「民生」需求,「中国制造」将全领域地升级到世界强国行列,令国人振奋和向往!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制造」当前所处环境仍难免尴尬:诸如产业附加值低,产品粗糙等。在全球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之路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多方配合,携手同行。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在「中国制造」的框架内,企业家、技术工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顶层框架设计内,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情怀,意气风发,主动改革束缚体制发展的多层面制约要素,群策群力,抬轿推车,让社会释放出创业与创新的能量,实现中华民族的创富梦想!


「中国制造」需要企业家的责任情怀


从生产力要素来看,「中国制造」首先是「中国人的制造」,第一拉动力就是处于「中国制造」一线的企业掌管者——企业家。


随着中国加入WTO保护期到期,自贸区建成、亚投行设立,「一带一路」的海陆基础设施、物流、产业园规划的构建,未来国际品牌企业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与市场布局,将使任何一个企业的国内竞争都融进国际竞争,任何一个企业的国内机遇都融进广阔的国际机遇,以商业互信互利的纽带搭建友谊的桥梁,奠定稳固持续的国际合作与和平环境,共同解决人类共同的困境。


这既是时代赋予「中国制造」的挑战,更是时代赋予「中国制造」融入「全球制造」的良好机遇,首当其冲需要企业家以高度的责任情怀,直面「中国制造」转型与升级期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如何建立全球产业链、加强生态保护、传承中华文化与共同创富的三大难题。


这三大难题都呼唤企业家的责任情怀。


建立全球产业链需要企业家拥有「放眼天下,空怀学习,不断创新」的情怀,面向世界寻找合作伙伴,找准产品与市场战略破局的关键点。在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上,跳出传统思维与原有经验的束缚,不再追踪「山寨」之路,而是通过大胆的尝试与试错,以创新之光,为人类的生存痛点与生活痒点提供解决方案,以用户为王的高尚理念,做新产品、新服务、新行业的领军企业。


用「家园情怀」,推行绿色制造,坚决制止直接污染环境。因为时代环境的原因,一些第一代创业者以免费滥用资源、污染环境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然而在当下,这些企业家必须要全体面对并纠正自身的错误,格外地关注生态建设,新的企业家在创业及企业发展的同时就将保护环境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拿到「绿色制造」的国际通行证。在为企业谋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生态救亡的公益责任。否则,将淘汰于当代,受愧于子孙。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更是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载体,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要求企业家以「仁义情怀」,传承中华创富的精神价值和企业软实力。中国国有企业正在兴起重组改制,家族企业面临接班,老一代创业者在传承企业有形资产的同时,更要向接班者传承精神财富。只有发挥中华儒商的优秀传统,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管理经验,大胆创新,才能承担起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责,把义和利、自利和奉献、竞争与合作、自强与自律统一起来,付之于行动,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命悬一线的博弈中胜出。


「中国制造」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一些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和地区外,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的强国,尤其在美国、德国这样的大国的经济构成中,制造业都是本国的经济支柱。一旦制造业的发展遇到问题,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例子随手拈来:美国、日本制造业外移,出现产业空心化之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便发生了。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发生之后,受到重创的发达国家又纷纷推出振兴制造业的国家战略,美国推出「制造业复兴」等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规划;日本的「再兴战略」等。


中国在此时推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需求。但要在如此激烈的制造业强国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甚至脱颖而出,培养「工匠精神」也亟不可待。


所谓「工匠精神」,用中国古人话说就是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与服务的「尽善尽美」。其核心是企业生产不仅以获利为目的,而且树立一种专注、精益、极致的工作作风。哪怕只是生产一枚螺丝钉,也会做得绝对丝丝入扣、屡试不爽、精妙亮丽。


众多的德国和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领先全球,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比如,在英国工业1.0和工业2.0时代的工匠们,他们将工艺的提升与对质量的追求视作手艺人的本事与脸面,即使获利虽微,也绝不能隐忍世人的微词。正是他们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一个叫哈里森的英国乡村钟表匠研制的航海钟,成功挑战大科学家牛顿与伽利略,拿下国际大奖。


在工业3.0时代,一批秉承「工匠精神」的超级极客(Geek)比尔盖茨、乔布斯、拉里.佩奇、朱克伯格引领了信息时代的文明,海尔、联想、格力以不断升级的产品源源走进全球千家万户。


虽然目前「中国制造」在数量上已经无可匹敌,但是论质量,「中国制造」仍难免尴尬:机床占世界产量38%,可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可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靠进口,质与量的巨大反差背后,折射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的缺乏。


然而,培育中国人的「工匠精神」,是一个庞大的国民教育工程,起自幼儿的家庭教育上至初高等教育体系,直到就业后的职业终身教育,都渗透在国民的生产与生活意识之中。


「中国制造」需要政府的重商情怀


「中国制造」的升级转型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既如此,政府在其中起重要的推动、协调、带领、引导作用。各级政府以及官员改变其部门或局部的权益观,树立大局利益观并上升到国家利益观,拆除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各类天花板、玻璃窗、旋转门,让企业的快车驶入公平正义的法制高速公路,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历程中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改革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里所说的「藩篱」就是为了维护行政审批部门、资源统领部门、行业垄断企业、公共服务领域或地方政府的固化利益,而人为设置的行政与市场障碍。


凡是有「藩篱」的地方,都有冠冕堂皇的口号,都有滋生「寻租索贿」的机巧暗道。深入反腐败,清除违法乱纪的官员,提升法制环境的透明度,将企业从官商关系的困局中解放出来,重建秩序,从而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此外,「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还需要各级政府逐步让企业家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决策的参与群体。关于产业发展,企业家比官员更有话语权。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凡涉及产业、税收、金融、能源、股市等立法与政策,相关政府部门的处事官员需要更多听取企业家的意见,让企业家在人大、政协等决策、监督、咨询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着眼于未来,面对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生产周期缩短,新机遇稍纵即逝的态势,相关政府部门才能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平衡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少走弯路,从而让政府减少甚至终止「运动式」治理经济环境的累累教训。


「中国制造」需要构建重视企业家的文化


39年前,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Ronald Wayne)把他10%的股份以800美元卖给了乔布斯。今天,这部份股权价值580亿美元。可是,拥有巨大财富的乔布斯却走了,而卖掉股票的韦恩还活着。


商场如战场。当媒体聚焦在少数成功企业家令人炫目的辉煌时刻时,人们可能忽略了这些企业家曾经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用生命在奋斗,他们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悲壮的英雄。


也正因为如此,当前社会上弥漫一股仇富或者仇视一些成功企业家的氛围。而古往今来,中国的富人也都似乎有一种周期性的隐忧:担心被「等贵贱、均贫富」,因而小富即安,或者移居海外,甚或寻求黑、红两道的保护伞。


诚然,我们不可否认,商人或者称之为企业家,他们的道德、人格和法制意识的确分为三六九等,诸如劳工纠纷、制假售假、官商勾结等种种为富不仁的现象也经常见诸媒体。但我们以反向思维来看,这些其实不仅单纯是企业家自身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整个大环境导致的,更加需要通过公平正义的法治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应该将其扭曲泛化为整个企业家阶层的污证,从而误伤那些真正为社会创富的合法经营的企业家的积极性。


事实上,尊重中国企业家其实就是尊重「中国制造」。企业家是时代造就的财富精英,从创富的本质来看,企业提供生产与服务的过程,也是吸引与拉动就业的过程,中国民营企业已然吸纳了80%以上的工商就业人口,提升了全民的生活水平与国家稳定指数。企业是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单位,企业家是生产的计划者、组织者与管理者。产品不会从天而降,市场是在企业家的主导之下去开发的。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没有王石就没有万科,没有李彦宏就没有百度。企业家除了具有运营资本和管理天赋之外,还要经得起打磨,扛得起责任,肩负得起使命。一项新科技或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要几年、十几年,很多企业家前期挣来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新产品上,以科研经费、人员工资或材料费的形式支付给社会,而他们却要自己承担血本无归的风险。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要实现这一宏伟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在这场战役中,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涉及到质量、服务、品牌、创新等多项升级内容。要达到这些转型升级,企业家的责任情怀、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政府官员的与时俱进和重商情怀、社会认可企业家的文化氛围等缺一不可,而企业的自信度、社会责任承担与国民的信任度也要同步提升。


在这些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有理由设想到2025年,国民出国旅游,不用买马桶盖、电饭煲等基础生活用品,到2045年,中国将诞生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中国高端品牌必将会占据国际消费市场的一极。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